正文 第28章 單親是誰的錯(3)(1 / 3)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心理狀態會不同程度地有所暴露。媽媽要善於把平時對小旭的了解與他在談話中的外部表現聯係起來,細心觀察孩子的神情、言語、注意力和習慣動作的變化等,從而正確把握住孩子的心理狀態。比如,談話時孩子低頭不語,往往是感到委屈或產生抵觸等心理的表現,而抽抽答答則往往是孩子內心羞愧失衡的反映。初中階段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時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自尊心、獨立意識開始增強,希望別人像對待成人那樣對待自己,另一方麵,他們的認識仍有很大的片麵性,缺乏自我控製能力,容易衝動,對後果缺乏考慮,出了事又不知所措,表現出一定的孩子氣。媽媽和小旭談話,要考慮他這些心理特點。當然,談話時還應關注孩子的個性。個性傲慢的孩子常對談話表示輕蔑;膽小怯弱的,又易心情緊張;心境不好時常沉默少言,或動則易怒;情緒興奮時又常喜形於色,絮絮不休。作為家長需要對各種因素綜合分析,準確地把握住孩子的真實心理狀態。

建議二:樹立一個“平等交流”的家庭教育新理念。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做起來確是很難的。就是說,對待孩子一定要像對待你的同事、朋友那樣,包括談話交流方式,不要總拿家長權威來限製孩子。

建議三:樹立一個“向孩子學習”的家庭教育新理念。

隻有向孩子學習,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這要求媽媽做到三點:一是教育孩子首先要教育自己,這雖然難為了媽媽,但要教育好孩子我們別無選擇;二是以孩子為師,多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並要學習他這些優點,這是對孩子最好的鼓勵;三是要學習科學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閱讀一些家庭教育方麵的書籍。總之,媽媽需要明白的是,虛心向孩子請教,不僅僅能增強孩子的優越感和自信心,而且能強化孩子教與學的能力,同時“代溝”的距離因此縮小拉近,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奶奶來說,不懂教育方法,而且愛嘮叨,這是造成和小旭關係緊張的最直接原因。所以,對奶奶的建議首先就是克服“愛嘮叨”的習慣。

建議一:克服“嘮叨”的不良習慣。

首先,奶奶要學會和孩子交流的正確方式。多以鼓勵的方式,特別是發現小旭的優點後,要多表揚他,發現他的缺點或犯了錯誤時,不要過多地責怪他,特別是在語氣上多理解,多分析,幫助小旭找原因。這樣去交流就不會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其次,學會運用藝術語言。假如你一定要重複地說,那麼就將嘮叨的語氣改為提醒。嘮叨讓人厭煩,易招致怒氣,提醒的語氣聽起來則有幫助的意味,表示你和孩子站在一邊。切實地為孩子提供自由選擇的空間。而且已經上初中的小旭,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對任何人、任何事已經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奶奶的嘮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還在把他當小孩子看。這時,奶奶一定要注意,孫子已經長大了,要用成年人的眼光、思想來代替嘮叨和小旭進行溝通。

建議二:奶奶也要學習一些現代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和周圍的其他孩子的爺爺奶奶多交流、溝通,吸取別人的好的教育方法。

7.誰在縱容孩子撒謊

案例:

小雪出生在一個幹部家庭,在1歲左右的時父母離異,生母從此棄她而去,而父親由於忙於工作也很少關心她。因此,她長期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後來父親再婚,她得到的父愛就更少了。爺爺奶奶家的經濟條件非常好,又憐惜她從小缺少母愛,因此對她非常溺愛。有一次她把家裏的烤魚分給小朋友吃了,到吃飯時奶奶不見魚,就問她魚哪裏去了她說貓吃了,她奶奶也沒再追問。其實,她家所住的小區已經很多年沒見過貓了。還有一次,她用寫字台上放著的五元錢買了個塑料玩具,沒玩幾下就摔了,壞了就扔了。結果她奶奶要買菜,找不到那五元錢就問她,她說沒看見。奶奶又問時,她爺爺就說“我用了”。經過兩次的“化險為夷”,小雪嚐到了撒謊的甜頭。此後,遇事就開始不說實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