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爺爺奶奶也要與時俱進(2)(2 / 2)

5.打開家門,讓孩子呼吸自由的空氣

案例:

小婧的爸爸媽媽都是地質勘探員,一年中有大半年的時間在野外工作。因此,小婧沒滿周歲,就被寄養在外公外婆家。小婧的外公外婆都是退休教師,外公退休後仍被學校返聘,於是,外婆就在家全心全意地撫養和教育小婧。

外婆一生教書育人,自然特別注重言傳身教。所以,她雖然已經退休了,但還是一直堅持有規律地讀書學習,這對小婧的影響很大。在小婧很小的時候,她就經常模仿外婆看書的樣子,有時還能一個人坐在那裏,自己翻看圖畫書。在小婧咿呀學語時,外婆就開始給她講故事。小婧特別喜歡聽故事,隻要外婆給她講故事,她馬上就會安靜下來,所以,外婆每天都要給小婧講好幾個故事。並且,不隻是單純地講,而是每講完一個故事,還會問她一些與故事相關的問題,讓她思考作答。到了小婧兩歲半時,外婆又開始有意識地訓練她學講故事。剛開始,小婧講的故事丟三落四,可外婆從不批評她,反而經常拉著外公一起坐下來,認真地聽她講,還經常錄在磁帶裏,放給小婧自己聽,或寄給小婧的爸爸媽媽聽。後來,小婧講故事越講越好,每天都要在家表演一番,給外公外婆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

在小婧生活自理能力方麵,外婆也進行了一些早期培訓。從她兩歲半起,外婆就開始手把手地教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早晨起床自己拿牙刷,擠牙膏,用杯子接水,自己刷牙,自己拿小臉盆接水,用小毛巾洗臉。小婧三四歲時,外婆又教她吃飯前要把碗筷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從幼兒園回到家裏自己換上拖鞋;每天自己穿衣服。外婆真不愧是個好老師,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很有一套,特別懂得鼓勵孩子,保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第一天教不會,第二天再教,仍不會第三天再教……而且從不責罵孩子。所以,外婆讓小婧學什麼,她都願意學。

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小婧模仿著外婆的一言一行,因此,她的生活習慣也和外婆一樣。平時喜歡安靜地呆在家裏看書讀報,不喜歡出門活動,很少與外界接觸,電視、碟片、書籍還有外公外婆就是她的玩伴。而且,外婆還常告誡小婧,外麵比較危險,路上汽車很多,出門千萬小心;外麵騙子也比較多,有許多專門拐賣小孩的壞人,千萬不要和陌生人講話等。所以,小婧從不單獨走出家門,也極少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在外公外婆的眼裏,小婧是一個聰明懂事、文靜可人的“乖乖女”。

上幼兒園期間,小婧就明顯比同齡小朋友要懂事、乖巧,學什麼都認真用心,做什麼都完全聽老師的。每當聽到外人誇獎小婧“人見人愛”時,外婆的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這可是她辛勤調教的成果啊!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小婧上了小學,她的主要精力就放到學習上了。因為外婆認為,學習好才是最重要的。小婧真是爭氣,一個學期下來,各科考試都是全班第一。可是,細心的老師發現,在學校裏,小婧雖然成績優異,但性格比較孤僻,不愛講話;膽子也很小,就是在課堂上也從不主動舉手發言;沒有要好的同學,總是獨來獨往。

小婧相對於許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幸運的,有一個懂得教育的外婆含辛茹苦地在培養她——使她學到了很多知識,自理能力也不錯,人際交往沒有衝突。

但仔細分析,卻不難看出其中的問題:老年人相對更願意過一種平和寧靜的生活,而成長中的孩子卻充滿生機,他們每天都在發育,需要更多的身體活動和交往活動來刺激成長,從而使他們日漸成熟。如果孩子和年輕父母在一起,就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小婧的身體活動需要和交往活動需要,無疑被外婆忽略了,外婆用自己對社會的體驗,妨礙了讓小婧自己去體驗社會。再加上小婧本身就是一個氣質類型較為穩定、動力較弱的女孩子,因此,造成她交往不主動,發言不主動,較為孤僻,膽子比較小,這對她適應社會有一定影響。

小婧在外婆的教育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無疑是一個乖巧、可愛、懂事的孩子,這是外婆最大的驕傲,但是,對於小婧性格孤僻、不愛講話、膽子小等情況,外婆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首先,外婆要多帶孩子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多與外界接觸。

多讓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呼吸戶外的新鮮空氣,不僅對孩子的骨骼生長非常有好處,也有利於鍛煉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可以每天晚飯後,帶小婧出去散散步,認識一下周圍的鄰居。如果允許的話,可以祖孫一起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如郊遊、放風箏、釣魚等。

其次,多給孩子提供與人交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