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融城,先拉起了房價(2 / 2)

10月22日,古城開封迎來了一場“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場研討會同樣探討了開封的兩個方麵,文化記憶對開封來說已經夠多夠厚重的了,眼下至關重要的,還是怎樣依托豐厚的文化底蘊,展開古都的都市想像。

河南大學教授郭奇認為,依托豐厚的文化底蘊,打造國際名城,旅遊文化名城,開封的文化旅遊產業亟待破題。關鍵是“怎樣讓文化活起來。發揮它的輻射功能和喊話功能。也就是找到新的觸發點,或者叫作新的優勢。這種優勢就是吸收外在的文化,打造現代的開封。”

他告誡說,開封“不要自滿,不要總是想著以前怎樣怎樣,那些都不重要。要做大做強,用現代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世界。旅遊開發中必須把古老的文化與現在的文明結合起來,從兩者的融合中尋找符合現代人品讀的賣點。”

還有讓人又愛又恨的開封小吃,本來是開封的一張不錯的名片,卻設施簡陋,多年不見升級,且大都局限於當地,一直走不出去。當全國大街小巷遍布成都、西安、武漢的小吃店,連名不見經傳的沙縣小吃都在全國攻城掠地時,開封的眾多小吃卻仍然困守孤城,連幾十裏外的鄭州都難以真正走到。如何立足優勢,做強做大,衝破圍城,是開封餐飲業需要思考和嚐試的問題。

寬闊的鄭開大道,已經在封閉的古城外圍打開了一條通往外界的缺口。初冬的陽光下,工人們正在為加寬的路基和人行道安裝路燈,使得這條大道更加寬闊、現代。

在汴西新區沙盤前,一座規劃麵積達150平方公裏的規模宏大的現代化新城,與古城比肩而立。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中原經濟區,鄭汴一體化,也給開封提供了無限的機遇與可能。

工業的發展也有一定起色,近幾年,奇瑞汽車、彙源果汁等名企相繼落戶,開化化工等老牌企業得以重組,煥發了多年少有的生機與活力,產業複興,是古城複興的內在動力。

不過,與省內先進省轄市比起來,開封的發展仍然不算快,固定資產投產、財政收入等指標仍然相當落後。就在其他省轄市的郊縣都背靠大樹衝上全省十強、三十強時,離開封最近的開封縣仍然徘徊在百名之外。開封的輻射帶動力之弱,可見一斑。

當然,對鄭汴一體化,也有一些當地人提出質疑,鄭州目前還處在吸納資源壯大自己的階段,有沒有能力、有沒有意願帶動開封發展,也很難說。甚至有人擔心鄭州會不會繼續扮演抽血的角色,將開封不多的人才、資金加速抽走。

當前,更多古城人最先感受到的鄭汴一體化,卻是房價的變化。2006年,鄭開大道一修通,這個城市的房價一舉從每平米一千多躥升到了三千多,現在已普遍達到四五千,遠高於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周口、商丘。鄭汴輕軌通車後,汴西新區的房價還將有一輪較大幅度的上漲。

一個城市的發展,僅有房地產帶動是遠遠不夠的,這也是畸形的。

開封要真正“開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輯/襄藤美編/高睿校對/王卉海霞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