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尤其是男孩兒一定要剃。據說,孩子的頭清爽了,就會得到龍的神氣。民間的剃頭講究很多,春節前必須剃,所謂“二十七,理精細。二十八,理傻瓜。”正月裏,不能剃。一個多月不理發,所以到二月二也正合理。所以到了這日,理發店的生意格外好。
拚瓦。拚瓦也叫拍瓦。農曆二月,春氣勃發,蠍子等毒蟲漸漸蘇醒,對孩子的活動威脅很大,所以,此日孩子們便用瓦片相拍以和歌聲,進行祈福禳災的活動。也有婦女及老人用木棍兒或擀麵杖敲門框、敲屋梁等以祈福音,如:
二月二,敲梁頭,大囤滿,小囤流。
二月二,敲門檻,金子銀子滾成蛋。
二月二,洗洗腳,打哩糧食沒處擱。
孩子們的禳災歌有:
拚,拚,拚瓦喲,蠍子出來沒爪喲。
拚,拚,拚大床,蠍子出來沒有娘。
拚,拚,拚碓碓,蠍子出來不螯俺妹妹。
拚,拚,拚門墩兒,蠍子出來斷了根兒。
拚,拚,拚門框,叫它五毒見閻王。
孩子們三五成群,手執瓦片,邊拚邊唱,信口說來,皆成韻律,頗得古代“擊壤歌”之神韻!
節日必有禁忌。龍抬頭節也不例外。
二月二不能喝糊塗(麵糊湯)。怕糊塗湯糊住龍眼了。龍眼被糊,龍王爺就看不清下界的事了,下雨便沒了章法,不是旱就是淹。
二月二不能喝疙瘩湯。不然,下雨時會落冰雹。
二月二婦女不準做針錢活,怕紮瞎龍王爺的眼了。
另外,二月二要孝敬老人。豫北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說,某老婆兒守寡養個兒,兒娶妻後媳婦不孝。兒子外出做活,兒媳不讓老婆兒吃飽。二月初二這天,兒從外地回,娘又訴說饑餓之苦,兒就讓媳婦包餃子送給娘。媳婦端碗餃子說是送給娘,實際上卻喂了狗。兒問娘吃飽沒,娘說:“沒吃飯咋能飽啊!”兒怪媳婦,媳婦說娘昧良心。龍王爺何等神明,他在空中看得清清楚楚,“哢嚓”一聲,響晴天打了聲炸雷,把不孝之媳和那狗一塊兒劈死,餃子從狗肚裏掉出,兒才恍然大悟,知娘受了委屈。這以後,每逢二月初二,不孝之媳都害怕之極。直到今天,每逢此日,民間少有婆媳生氣的。還有一首歌謠與此有關:
二月二,龍抬頭,
忤逆媳婦發了愁。
八月十五收了雷,
忤逆媳婦還怕誰?
故事雖然老掉了牙,但宣揚的孝道思想卻很清晰。說明龍王爺不僅施雨,還是懲惡揚善的正義化身。
《魅力中國》點評:龍,是灑脫和力量的象征,年初龍抬頭,端午賽龍舟,有水的地方有龍王,沒水的地方祈龍王,中國人,真真和龍王有不解之緣。在失傳的許多種神明造像中,龍,恐怕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它已經成了一種圖騰,一種文化肇端,一種中國人傳續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