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離不開的幾尊神-老天爺,怎一個“忍”字了得(2 / 2)

二十三,祭灶倌;二十四,掃屋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塊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殺隻鴨;二十九,灌壺酒;三十,趕個露水集兒;初一,撅著尾巴亂作揖。

生日前夕,家家必掃院落。誰掃誰有福。據說有的人家曾掃出過金元寶。掃院子時有祈福歌謠多種,其一為:

金掃帚,圓又圓,三十晚上掃當院。

一掃龍國井,二掃龍國水,三掃院裏不遭賊。

四掃福,五掃財,六掃金銀滾滾來。

七掃搖錢樹,八掃聚寶盆,

九掃人賢家和睦,十掃騾馬趕成群。

這個掃帚不平凡,金絲捆來銀絲纏。

掃了金磚掃銀磚,掃得天爺喜歡歡。

院子掃淨後,傍晚還要“撒歲”。“撒歲”就是往院子裏撒芝麻稈,邊撒邊唱:

東一撒,西一撒,撒得滿圈拴騾馬。東撒歲,西撒歲,撒得金銀滿院睡。

撒歲的目的是禳災。俗傳薑子牙的老婆馬氏,被薑子牙封為房上之神,她平時無供可享,就到處搶奪其他神的供奉,撒芝麻稈就是防她:馬氏的腳再輕,下房進院必定踩響芝麻稈。有的還要在樹上再拴幾捆,這防的是九頭鳥。九頭鳥是傳說中的妖鳥,也叫奇鴝、鬼車鳥、渠逸鳥等,渾身血紅,長得像鴨子。原有十個頭,被二郎神楊戩的哮天犬咬掉一個,至今滴血不止,播撒災咎。芝麻蒴子硬刺刺地在樹上挺著,九頭鳥豈敢下落!總之是老天爺過生日,天上凡間均萬般警戒。

大年五更一起床,開門先放三聲炮以告神知。同時口念祈福詞曰:

大年五更把門開,財神老爺進宅來。騾馱金,馬馱銀,狗娃馱個搖錢樹,獅子馱個聚寶盆。

下好餃子,先盛一碗擺供桌上敬祀老天。此時的供桌上還擺有葷素菜肴及白饃若幹,家中長者率全家人齊刷刷跪地磕頭,口中念念有詞,向老天爺祈福祈壽。各地多有祈福歌謠,內容豐富,主題鮮明,音韻和諧,語調鏗鏘天然,試抄幾首以饗讀者:

小扁食,兩頭尖,裏邊包的五樣鮮,

下到鍋裏往上翻。

金勺舀,銀碗端,端到當院敬老天。

敬得老天哈哈笑,十二個元寶往下撂。

——流傳於豫東開封一帶

大年初一頭一天,包的扁食兩頭尖。

端來一碗敬老天,保俺全家無災難。

—流傳於河南平頂山一帶

大年五更家團圓,伺候老天整一年。

大花糕,挨著擱,三碗素菜擺供桌。

三盤饃,三盤果,香煙起來人歡樂。

風調雨順是來年,一家人等把頭磕。

—流傳於豫北內黃一帶

祭天的禮儀十分久遠,甲骨文裏即有記載。但那時的天比較抽象,看不見長得啥樣。玉皇大帝的形象塑造,首功於漢代的道教,完成於宋代的皇帝,光大於吳承恩的神話小說《西遊記》。

神由人造。神在人心中。所以,民間傳說中的玉皇大帝就不同於道教典籍中的玉皇大帝。《玉皇經》記載的正月初九玉皇誕,道士們隆重慶祝,民間重視的還是大年初一的老天爺生日。天上的都是神,唯有玉皇大帝是人。人管神。這實在是民間的巨大創造。

對老天的崇拜不僅表現在年節,平時也可時時發現。譬如天旱無雨,孩子們就會在遊戲中詠唱歌謠,咿咿呀呀,嬌憨可喜:

老天爺,你下吧,我給你買個大艮瓜。你吃,我吃把,咱倆長的一般大。我吃把,你吃,咱倆長的一般粗。

如果淫雨不止,祈求天晴,也可以唱這首歌,隻是要改幾個字:

老天爺,你別下,我給你買個大黃瓜。你吃,我吃把,咱倆長的一般大。我吃把,你吃,咱倆長的一般粗。

《魅力中國》點評:顯然,老天爺這個神,是人造的,他代表的可能就是那種無邊廣大的自然之力,代代相傳下來,已經不敢不敬。但,像《唐山大地震》裏那樣大罵“老天爺你個王八蛋”,人們也覺得貼當時的切。本刊認為,老天爺代表的中國人精神追求中的內涵,除了敬畏自然,就是忍耐與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