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孟憲明先生七日談第一天
《魅力中國》:“老天爺呀”,這句話,中國人幾乎從小聽到老,平時不見敬,急時指天發誓,人就信了。因為,天,在每個人頭上,所謂“頭上三尺有青天”之類。當然,這不是宇宙學意義上的天,而是中國人精神生活中的天。孟老師,老天爺這個中國最大的神,他是怎麼來的,有什麼樣的傳說,人們敬老天爺又是一種怎樣的精神追求?
孟憲明:我一直認為,正月初一是老天爺的生日。還在我剛剛懂事的時候,我娘就說,過年哩,老天爺過生兒哩!長大後才知道,道教說的“玉皇誕”才是老天爺的生日,那是正月初九!但要是讓萬民投票,我敢肯定:老天爺的生日還是正月初一。大年初一,一年頭一天,誰配享有這個偉大的日子?隻有老天爺!
我爹多次對我說,天上的都是神,隻有老天爺是人。
誰不是神都可以,隻有老天爺不能不是神!這是我兒時最大的困惑之一。也是我多次盤問父親的話題。我爹說:
老天爺叫張友人,是張家灣的員外。張友人很有肚量,遇事能忍,不管啥事都讓人三分,外人送號“張百忍”。“張百忍”膝下無兒,卻一氣兒生了七個閨女,一個個如花似玉,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女紅針織得心應手,詩詞歌賦出口成章。有一天,來了個要飯老頭,撲嗵一聲餓昏在張家門口。“張百忍”一見,忙讓人抬至家中,掐人中,灌薑湯,半天才醒。誰知道,這個要飯化子一醒便吐,吐得滿地汙穢,睜開眼又喊著要喝人參湯。人們都煩了:一個要飯化子喝啥人參湯啊!“張百忍”不急不惱,親自熬了人參湯一勺一勺地喂他。要飯化子走後不久又領了一群要飯化子來張家吃喝,又打架,又鬧事,吃完飯就把桌子蹬翻,把碟子摔碎,每次“張百忍”都陪著笑臉,從不發急。這個要飯化子是誰呢?就是天上的太白金星。
天上的都是神。神嘛,都很神!根本不用管,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常言說,“快樂的像神仙樣兒”,就是指那個時候。後來,不知道因為啥,神們鬧起來了,神都本事大,神一鬧,事大了。該下雨的不下雨,該刮風的不刮風,陰天無閃,晴天炸雷,俗話說的“光打雷不下雨”就是從那時候傳下來的。天上一鬧,地下就過不成日子了。皇上聽信讒言,老百姓無故遭罪,五穀不收,六畜不長,哀鴻遍野,水深火熱。天上的老臣太白金星就想辦法了,要是推舉出個“玉皇大帝”來,統眾神治萬邦,不是就分出個裏表了嘛!此議一出,眾神嘩然,誰不想讓自己的親信當啊!出於無奈,太白金星等老臣就提出到下界凡間去找個賢能之人來做,萬一不行,隨時撤換也方便。眾神一聽,都想做個順水人情,一舉手就通過了。太白金星就變成個要飯化子來到了凡間。張友人這麼能忍,太白金星很感動,決定讓他上天當玉皇大帝。“張百忍”一聽哈哈大笑,說:地上的皇帝我還不配呢,還能去天上當?別開我老張的玩笑了!太白金星哪能開玩笑,他搖身一變,現了真形,把老張嚇得渾身直抖。眾神也不管“張百忍”願不願意,硬是連他的老婆王母以及他的七個女兒還有蟠桃園等等田產、家當、雞狗,一古腦兒都搬到了天上,連個紫禾把兒也沒剩。
眾願難違,“張百忍”就在天上“試摸”起來。精心管理朝政,認真料理公務,啟用人才,尊重“神”權,不到幾個月,天上有了章法,下界有了規矩,就連地府裏的小鬼小判們都感到有了奔頭。神、鬼、怪、人,都為他的本事所折服。“張百忍”多次提出要回家種地,無奈眾神不允。後來大家怕張友人不辭而別,就聯名上書,請求他當終身天帝。人拗不過神,張友人隻得做了終身天帝。因為終身天帝就像一尊玉石雕像那樣永遠不朽,所以老張又有了“玉帝”之稱。民間若是稱讚誰忍辱負重,就說“跟‘張百忍’一樣”。有句歇後語叫:“絆倒罵天爺——不知道老少。”為啥無故罵天爺而不遭天譴呢?就因為老天爺有“忍性”。天至高無上,老天爺神明光大,無所不曉,所以,民間賭咒也常用天作為最高評判標準:“老天爺在上,誰說瞎話誰不得好死!”甚至有“人叫人死死不了,天叫人死活不成”的諺語等等。天、天爺,就成了公正、光明、光大、幸福、吉祥等的代稱語。
老天爺雖然住在至高無上的淩霄寶殿,掌管著三界(天、地、人)、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四生(胎生、卵生、潤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權力大得驚人。但畢竟是從凡間上去的,總是懷念家鄉的田園風光。所以每到生日時,一定要回到凡間來。老天爺是天上的皇帝。皇帝過生日畢竟事大,眾神們早早的就做準備,除夕夜全都跟著下來。我爹說,百神下界,笤帚疙瘩上站的都是神!“張百忍”回家過生日,鄉親們就更是翹首以待,一入臘月就開始準備了,各地均有流傳的過年歌很形象地說明了這種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