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放手讓孩子自己做玩具(2 / 2)

▲和孩子一起自創玩具

珍珍5歲,從她出生到現在,媽媽給她買過很多玩具。可是無論是貴重還是便宜的玩具,到了她手裏,最多隻新鮮一個星期,就被她放到一旁。而在媽媽眼中的廢品,一根繩子、一塊碎布頭等卻被她當成寶貝,翻來覆去地玩出不少花樣。媽媽就想,能不能變廢為寶讓女兒用這些廢舊不用的物品自己做成玩具呢。

一天,珍珍正在晃藥瓶子玩,裏麵剛好有幾顆藥沒吃完,一搖就發出“當當”的聲音,珍珍高興地拿起這個“波浪鼓”搖個不停。媽媽想,將各種不同質地的瓶子裝上不同的石子等,不是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嗎?於是將藥瓶子、牛奶瓶、食品罐裏,各裝些小石子或是黃豆,每一種都可搖出不同的聲音,這成了珍珍最愛玩的遊戲。珍珍一會兒搖搖這個,一會兒搖搖那個,樂此不疲。

珍珍稍大些,自己已經可以DIY玩具了。有一天,珍珍高興地喊媽媽:“媽媽,快來看,我要給你做一個水槍。”媽媽忙到外邊一看,她手裏拿著一個可口可樂瓶子,哪有水槍啊。珍珍說:“你等著,我給你變魔法。”她請媽媽幫忙在瓶蓋上紮一個小洞,然後往裏麵裝上水,用手一擠,水一下子噴出老遠,真的變成了一個“水槍”了。媽媽連忙誇獎女兒,說她有創意,珍珍高興地笑了。

珍珍最喜歡的是給布娃娃做衣服。家裏不用的破布頭、舊毛巾都派上了用場,珍珍將它們做成不同的衣服給布娃娃穿。舊裙子上的蕾絲,也被她拆下來,做成了布娃娃的紗裙。媽媽過生日那天,珍珍送給媽媽一串風鈴,那是她用舊日曆做成的。珍珍先把舊日曆做成了一串串的紙鶴,然後在每一個紙鶴下麵掛上鈴鐺,將它們在媽媽的窗前掛成一排,風一吹過來,鈴鐺就丁丁當當作響。

現在,如果有時間,媽媽就和珍珍一起動手製作一些自創玩具。看到女兒開心的樣子,媽媽感覺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做媽媽和爸爸的,就要像珍珍的媽媽那樣,適時地參與孩子的玩具製作中。在家庭收集的材料中,有些不用加工,就可直接用作玩具,如紙盒直接就可以用來搭積木,但更多的材料需要自己動手,才能製成玩具。孩子在製作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此時,家長可以適時地參與孩子的製作,教孩子自製玩具。

▲充分利用家庭廢棄的材料

每一個家庭裏可以找來做玩具的東西還真不少。例如,非常普通的瓶蓋在我們成人看來隻是蓋瓶蓋用的,可在孩子那兒卻用處不少:可以當“娃娃家”裏的“小碗”,還可以用來數數或當棋子來用。還有,膠卷盒,薯片罐等圓柱形的東西,孩子可以拿來在地麵或桌麵上滾著玩,或者也可以讓孩子比較其大小或不同點,從而也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孩子舉著用廣告紙或報紙自做的小風車,迎風吹動時,是那樣的高興,“這是我自己做的!”話語中洋溢著得意和自豪,孩子親自體驗了自己勞動的果實——玩具。由於玩具是自己動手製成的,所以他玩起來更為盡興,也很珍惜。

自製玩具的種類很多,不但材料來源廣、容易找,而且也不難做。一般受孩子喜歡又簡便容易實行的有:紙折玩具、布製玩具、泥塑玩具等,用木、竹、樹枝做成的玩具、用小瓶、紙粘成的玩具、用蛋糕盤和橡皮泥做成的玩具等等。比如,用廢罐頭盒做的拉車,用紙盒做的房子、用蛋殼做的不倒翁、用雪碧瓶做的花籃等,都會給孩子帶來無窮的歡樂和智慧。

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家裏可為孩子準備一隻專門收集自製玩具材料的紙箱,把日常生活中用過的廢品儲存起來。但應告訴孩子,隻能收集無用的,不能收家裏還要用的;隻能收集自家的,別撿人家的;要注意安全衛生,對於洗不淨的、容易破碎的、有尖有刺的、鋒利的東西不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