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鼓勵孩子動動小手做手工(2 / 2)

5~6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生活上比以前豐富,大腦功能不斷趨向成熟,手的小肌肉群得到進一步的發育,因此他們能夠比較完整地表現物體的主要部分。幼兒剪、折、貼的技能也逐步提高,喜歡把手工當作心愛的活動,喜歡折些較複雜、難度大的玩具,如飛機、龍船、花籃、頭飾、陀螺、毽子、降落傘、風箏等玩具。玩泥時他們往往加些更多的輔助材料做些有情節的塑造。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手工活動都獨立完成,實在解決不了的難題,家長要給予指導。

▲在美術活動中培養孩子的手工能力

家長要為孩子準備不同水平的可操作材料,培養孩子的動手協調能力。例如:給孩子提供彩色的皺紋紙、紙條、玉米、顏料、橡皮泥,剪刀、膠水、水彩筆,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操作,用顏料點梅花、玉米拚梅花、橡皮泥搓梅花、紙條裹梅花、皺紋紙捏梅花、剪麥冬做梅花、直接粘貼剪好的花瓣等。

▲在各種操作中培養孩子的手工能力

幫助孩子用收集的牙膏盒製作了各種各樣的汽車、樓房;用月餅盒製作燈籠;用旺仔易拉罐製作鞭炮;用雪碧瓶製作瓶娃娃;用一次性盤子做漂亮的蝸牛;用娃哈哈奶瓶製作了各式各樣的飛機火箭;用橡皮泥製作泥塑。還可以根據季節的特點,秋天用樹葉做樹葉貼畫,冬天用帶來的瓶子做造型各異的冰燈,用包裝紙剪窗花。指導孩子用硬紙板、卡紙剪出各種幾何圖形的小塊塊,讓孩子做拚圖,如用半圓形、三角形拚成小雞、小鳥,用圓形、半圓形、橢圓形拚成熊貓等,用插塑拚接等。

為此,家長要多收集一些廢舊玩具及剪貼、拚圖卡片,購買智力魔方等,為孩子動手操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在大自然中促進孩子的手工能力

孩子天性喜歡玩沙、玩水、玩土,水和沙沒有形狀,可以任孩子根據自己的自由想象去擺弄、去創造,因無窮無盡的變化而產生樂趣,可以說這是發揮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的最理想的“玩具”。如玩沙,孩子可以在沙裏蓋房子,設計公園、大樓,挖隧道開火車等,孩子在玩沙中,可使腦筋更敏銳,同時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家長要創造條件,鼓勵孩子玩這些遊戲,不要因為“髒”或危險而阻止孩子。

此外,家長要盡可能多地帶領孩子搞一些種植活動,或者開辟自然角。如:在飲料瓶中種一些農作物(如豆子、玉米、花生油菜、蔥蒜、等)讓孩子們照料,觀察、記錄。春天教孩子紮風箏,一塊到野外放風箏,夏天教孩子玩打水仗的遊戲。秋天一起戶外撿落葉,進行樹葉粘貼,拓印等。冬天讓孩子觀察樹木,花草的變化,徒步郊遊等。充分利用大自然,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