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幼兒期(3 / 3)

⑧玉屏風合劑:益氣固表止汗。用於中氣虛弱、衛陽不固引起的自汗不止及體弱易外感風邪者,並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用於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病的治療。

(7)其他

①喉症丸:清熱解毒止痛。用於急性扁桃體炎、咽喉炎、瘡癤等。

②複方丹參片:活血化淤,芳香開竅,理氣止痛。用於氣滯血淤所致的胸悶、心絞痛。

③雲南白藥: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淤血疼痛、內傷出血。

④跌打丸:活血化淤,消腫止痛。用於跌打損傷、傷筋動骨、淤滯疼痛。

⑤小活絡丹、小活絡片:祛風活絡,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濕痹、肢體酸痛、麻木拘急。

⑥小金丹:化淤止痛,消腫散結。用於陰疽初起、瘰癘惡瘡、乳癰瘡癤、丹毒。

⑦五苓散:化氣行水。用於浮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小便不利。

⑧十棗丸:攻逐水飲。用於浮腫、胸腹水。

⑨複方垂盆草糖漿:降穀丙轉氨酶。用於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

⑩獾油:用於燒傷(皮膚未潰)。

拔毒膏:用於毛囊炎、癤腫(未潰)。

紫金錠(玉柩丹):散瘟解毒,消腫止痛。主治內髒實熱、時疫瘟邪、腮腫、疔毒、惡瘡癤、毒蟲咬傷、無名腫毒、腹痛、吐瀉。

十滴水:清熱祛暑,避穢止嘔。用於中暑、暈車、胸悶、頭暈。

如意金黃散:解毒、消腫、止痛。用於瘡瘍初起、丹毒、痄腮、乳癰、無名腫毒。

冰硼散:治鵝口瘡、牙齦腫痛。

心肝寶:治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律失常、乙型慢性活動型肝炎(伴有肝硬化)、頑固性失眠症,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用於癌症輔助治療,對腎病綜合征也有效。

龍牡壯骨衝劑:強筋壯骨,和胃健脾。用於治療和預防營養不良性佝僂病、軟骨病,對多汗夜啼、夜驚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育遲緩等症有治療作用。

小兒肝炎衝劑:清利濕熱。用於小兒肝炎引起的腹脹、惡心、身熱體倦、食欲不振、肝區疼痛及黃疸型肝炎。

乙肝清熱解毒衝劑:清肝利膽,解毒逐瘟。用於肝膽濕熱型急、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初期或活動期,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

牛黃降壓丸:清心化痰,鎮靜降壓。主治肝火旺盛、頭目眩暈、煩躁不安、痰火壅盛、高血壓病。

7.常用的西藥有哪些?

(1)鎮靜、催眠、抗驚厥、抗癲癇藥物

①苯巴比妥(魯米那):用於鎮靜、催眠、抗驚厥、癲癇大發作,麻醉前給藥,也可用於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

②鹽酸氯丙嗪(冬眠靈,氯普嗎嗪):用於止吐、呃逆、人工冬眠等。

③複方氯丙嗪(複方冬眠藥):用於止吐、呃逆、人工冬眠等。為鹽酸氯丙嗪及鹽酸非那根的水溶液,2毫升各含25毫克,5毫升各含50毫克。

④硝基安定:用於嬰兒痙攣症及其他肌陣攣發作。

⑤氯基安定(氯硝安定):作用較安定、硝基安定強5~10倍。

⑥丙戊酸鈉(抗癲靈):對失神性小發作和肌陣攣療效較好。

⑦卡馬西平:用於精神運動性發作、大發作、局限性發作和混合性癲癇的治療。

(2)解熱鎮痛藥

①乙酰水楊酸(阿司匹林):用於治療風濕熱和風濕性關節炎,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高熱、頭痛、肌肉痛。

②安乃近(諾瓦經):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牙痛等。

③安痛定:用於發熱、頭痛、關節痛、牙痛等。

④對乙酰氯基酚(撲熱息痛):用於發熱、關節痛、神經痛,對血小板及凝血機製無影響,新生兒忌用。

⑤布洛芬:有抗炎鎮痛、解熱作用,用於退熱及治療風濕性關節炎。

(3)祛痰、鎮咳藥及止喘藥

①氯化銨:用於咳嗽時祛痰。

②複方甘草合劑(棕色合劑):鎮咳祛痰,不用於嬰兒期。

③柳丁氨醇(喘樂寧、舒喘寧、舒喘靈):用於支氣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氣管炎。

④氨茶堿:用於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心髒性水腫。

⑤鹽酸麻黃堿:用於支氣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氣管炎,較腎上腺素作用溫和持久。

⑥美沙芬(右甲嗎喃):為中樞性鎮咳劑,無鎮痛作用和成癮作用,嬰兒慎用。

(4)助消化藥及抗酸藥

①胃蛋白酶合劑:用於消化不良症。

②乳酶生(表飛鳴):用於消化不良的腹瀉、腹脹等。

③氫氧化鋁:用於潰瘍病。

④顛茄酊:用於胃腸痙攣、輸尿管痙攣和膀胱刺激等。

⑤酚酞(酚膚):用於習慣性頑固便秘。

⑥雙醋酚丁(一輕鬆):用於慢性便秘。

⑦硫酸鎂:有通便利膽作用,也可用於驚厥、破傷風、尿毒症。

⑧液體石蠟:用於糞便幹硬秘結不易排出者。

⑨開塞露:用於輕症便秘。

⑩鞣酸蛋白:有收斂止瀉作用(腸炎宜在感染控製後使用)。

思密達:用於急、慢性腹瀉及保護腸壁。

(5)治療心力衰竭及心律紊亂藥

①洋地黃: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陣發性心動過速及心房顫動、撲動等。

②地高辛: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

③氯化鉀:用於洋地黃中毒引起的陣發性心動過速或頻發室性過早搏動、低血鉀症。

④心得安(萘心安):用於各種心律失常、心絞痛、心肌炎,對室性早搏效果較好。

⑤戊脈安(異搏停、異搏定):用於各種心律失常、心動過速、心房顫動、室性早搏等。

⑥潘生丁(派醇定):用於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抗休克、風濕性心髒病、心律失常及防止血栓形成或栓塞。

(6)利尿藥和脫水藥、抗高血壓藥

①氫氯塞嗪:用於各種水腫,對尿崩症有抗利尿作用。

②速尿(呋喃苯胺酸,利尿磺胺):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早期、肝硬變、腎髒疾。

③病所致的水腫以及肺水腫、腦水腫等。

④利血平:擴張血管,用於早期輕、中度高血壓。

⑤降壓靈:作用同利血平,但較弱,溫和降壓。

⑥硝苯地平(心痛定):具有抑製鈣離子內流、鬆弛血管平滑肌、擴張冠狀動脈、降壓及治療心絞痛的作用。

(7)抗過敏藥

①鹽酸苯海拉明(苯那君):用於蕁麻疹及皮膚黏膜過敏性疾病。

②鹽酸異丙嗪(非那根):用於各種過敏性疾患及小兒哮喘、人工冬眠等。

③馬來酸氯苯吡胺(撲爾敏):同苯海拉明。

④葡萄糖酸鈣:用於過敏性疾患及手足搐搦症。

⑤特非那丁:為新一代非鎮靜組胺藥。

⑥阿司咪唑(息斯敏):為新一代非鎮靜組胺藥。

(8)治貧血藥、止血藥

①硫酸亞鐵:用於慢性失血、營養不良性缺鐵性貧血。

②富馬酸亞鐵(富血鐵):用於慢性失血、營養不良性缺鐵性貧血。副作用較少。

③維生素B12:用於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肝炎、多發性神經炎等。

④葉酸:用於嬰兒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與維生素C同用。

⑤維生素K4:用於嬰兒營養性大細胞性貧血,與維生素C同用。

(9)抗寄生蟲藥

①枸櫞酸呱嗪(驅蛔靈):用於蛔蟲病、蛔蟲性腸梗阻、蟯蟲病。

②左旋咪唑(左旋驅蟲淨):用於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絲蟲病等。

③甲苯咪唑(甲苯達唑):用於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等寄生蟲病。

④丙硫咪唑(5-丙硫-2-苯並咪唑氨甲酸甲酯):用於蟯蟲、血吸蟲、絛蟲、鉤蟲、蛔蟲、鞭蟲等寄生蟲病。

⑤撲蟯靈(撲蟯喹):用於驅蟯蟲,大劑量對類圓線蟲屬感染有效。

⑥驅蟯淨:用於驅蟯蟲。

⑦硫酸奎寧:對瘧原蟲裂殖體有殺滅力,對間日瘧有效。

⑧滅滴靈(甲硝唑):用於阿米巴痢疾、肝膿腫、陰道滴蟲,也可用於厭氧菌感染。

(10)抗結核藥

①異煙肼(雷米封):用於各種類型的結核病。

②硫酸鏈黴素:用於各種類型的結核病,對大腸杆菌、流行性感冒杆菌、變形杆菌、肺炎杆菌、沙門氏菌屬等感染均有效。

③對氨基水楊酸鈉:與其他抗結核藥合用,副作用多,有被利福平、乙胺丁醇取代的趨勢。

④利福平(甲呱力複黴素):與異煙肼合用有協同作用,新生兒不用,3個月內嬰兒少用。

⑤乙胺丁醇:應與異煙肼或利福平合用,主要用於經鏈黴素、異煙肼治療失敗的各種結核病患者。

⑥吡嗪矽胺:對細胞內緩慢生長的結核菌有效。常用於抗結核短程療法中。

(11)抗生素

①青黴素G鈉:用於各種球菌、革蘭氏陽性杆菌和螺旋體所致的感染,如蜂窩組織炎、丹毒、猩紅熱、扁桃體炎、心內膜炎、大葉肺炎、膿胸、流腦、肺炎雙球菌腦膜炎、骨髓炎、敗血症,以及白喉、破傷風、氣性壞疸等,配合抗毒素治療。

②青黴素V鉀片:同青黴素G,是目前惟一不用皮試的口服青黴素。

③氨基苄青黴素(氨苄西林):用於大腸杆菌、變形杆菌、非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以及傷寒、沙門氏菌屬腸道感染、痢疾、腦膜炎等。

④羥氨苄青黴素(阿摩西林):用於呼吸道、泌尿道、軟組織等感染,對肺炎療效較好。

⑤苄星青黴素G(長效西林):用於風濕性心髒病患者的預防用藥。

⑥頭孢菌素IV(頭孢氨苄,先鋒黴素IV):用於革蘭氏陽性或陰性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⑦頭孢氯氨苄(頭孢克羅):抗菌譜同第一代頭孢。

⑧慶大黴素:靜脈用於治療革蘭氏陰性杆菌所致的敗血症、肺炎、腦膜炎。腸道感染用口服。

⑨多粘菌素E:用於治療各種感染性腹瀉。

⑩紅黴素:用於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如肺炎、敗血症、偽膜性腸炎等,對支原體、衣原體感染有效。

柱晶白黴素(北裏黴素):用於百日咳、中耳炎、咽峽炎、肺炎、支原體肺炎、膽道感染等。

美地黴素(麥迪黴素、米地卡黴素):用於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肺炎球菌所致的感染。

交沙黴素:抗菌譜同紅黴素,但胃腸道反應低。

羅紅黴素:抗菌譜同紅黴素,但抗革蘭氏陰性菌作用>紅黴素。

阿奇黴素:抗菌譜同上,但療程隻需3天。

(12)抗病毒藥物

①嗎啉胍(病毒靈):用於預防及治療流感病毒感染。

②三氮唑核甙(三唑核甙,病毒唑):用於呼吸道感染,對腺病毒肺炎早期有一定療效。

③無環鳥苷(阿昔洛韋):對單純皰疹病毒作用最強,對水痘病毒、乙肝病毒也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