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嬰兒期(3 / 3)

中藥因其毒副作用小,深受家長喜愛,但當小兒有鼻塞、高熱等嚴重感冒症狀時仍不去醫院、不吃西藥,可能會延誤病情,增加患兒痛苦。在感冒症狀輕時盡量選擇中藥治療是可以的,如小兒感冒衝劑主要含廣蕾蠢菊花、連翹大青葉、板藍根等,清熱解毒,用於風熱感冒。1歲以內每次6克,1~3歲每次6~12克、4~7歲每次12~18克,8~12歲每次24克,每日2次。小丸熱速清口服液主要含柴胡、黃芩、板藍根、葛根等等,清熱、解毒、利咽,用於風熱感冒。1歲以內每次2.5~5毫升、1~3歲每次5~10毫升、3~7歲每次10~15毫升、7~12歲每次15~20毫升,每日3~4次。金銀花露主要含金銀花,清熱解毒,用於小兒痱毒、暑熱口渴。7歲以上兒童每次60~120毫升,每日2~3次。7歲以下兒童每次30~60毫升,每日2~3次;導赤丸主要含連翹、黃連、桅子(薑炒)、關木薄等等,清熱瀉火、利尿通便。10歲以上兒童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小兒感冒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為主,抗菌素的治療止平無效,有的把抗菌素和感冒藥一同給孩子使用,認為這樣雙管齊下,比較安全,恰恰相反,這種做法不但不能提高療效反而可導致病毒感染的加劇。近年研究證明,抗菌素可降低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與細胞內的殺菌作用,抑製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和T細胞功能等多種免疫功能。因此,小兒感冒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如3天不愈或咽炎、扁桃體炎、體溫和白細胞增高不退,則可考慮選用適當的抗菌素。

12.小兒發燒應采取哪些方法治療?

小兒發燒時先不要急忙用藥,應先對發燒作仔細檢查,以便采取針對療法。

(1)查明發熱以外的其他陽性體征屬於哪一係統,結合年齡、季節、流行病等病史以及必要的化驗或X線檢查等進行鑒別。

(2)一般地說,小兒體溫升高比成人多見,甚至在室溫升高時或小兒哭鬧後,體溫均可超過正常,體溫的波動範圍亦較成人大。

(3)發熱與病情輕重不一定平行。比如急疹病兒,體溫可高達40度,而一般情況比較良好。相反,體質虛弱的小兒,即使感染很嚴重也可以體溫不升。

(4)除急性感染之外的急驟的體溫升高可見於熱輻射(中暑、環境溫度太高)、大量出血、嚴重貧血(溶血危象時)、過敏體質、惡性腫瘤及手術後等惡性高熱等。

由於小兒進食高熱飲食過量,比如大量的巧克力,還有運動、哭鬧之後,可以表現為體溫的暫時輕度升高;此外,家長誤以為小兒有病,給小兒穿衣服過厚,蓋被子過多,這些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升高。

小兒時期正常體溫可波動於一定範圍,短暫的體溫波動,但全身情況良好,現象一般不考慮為病態。正常小兒上午體溫一般在36~37度,下午36.7度。夏季上午36~37度,下午為37度。飲食、運動、衣被、室溫等因素均可使小兒體溫暫時上升或下降,饑餓、少運動、保暖條件不佳,小兒體溫可低於35度以下,這些屬於正常生理現象,而非病理症候。

另外測體溫的方法在反映小兒真實體溫的數值上亦有差別,試體溫的時間和條件均有影響,如腋表、口表和肛表所測得數字依次相差約0.5攝氏度,即用腋表者最低,肛表者最高,若固定試表的時間(分別為5、3、2分鍾),則3種試表方法所得數值差異較小。一般測腋溫應以5分鍾為準,不宜延長至10分鍾以上,因隨時間延長體溫有漸增趨勢。若口腔、肛門內有局部炎症則可測得較高數值,在寒冷環境中腋表所測得數值可偏低。因此,對可疑發熱的患兒,應認真核對體溫測量的準確性。

總之,小兒發熱,不能隨便給他吃藥,要先查明原因,再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13.多喝止咳糖漿有哪些不利影響?

小兒止咳糖漿是人們熟悉的一種家庭常備藥,由於此藥味甜,小兒喜歡喝,一些年輕的父母也誤認為小兒止咳糖漿能止咳又無毒,多喝點好得快,常常過量地給小兒服。其結果,有的小兒出現了不良反應,影響了小兒身體發育和健康成長。

任何藥物都有其安全範圍,小於最低用量則不能產生治療作用,而超過極量卻會出現不良反應,甚至產生藥物中毒。

小兒止咳糖漿中的主要成分是鹽酸麻黃素氯化銨、苯巴比妥和氯化銨藥物。小兒止咳糖漿服用過多,會出現鹽酸麻黃素的不良反應,如頭昏、心跳加快、血壓上升,還可出現大腦興奮,如煩躁和失眠等;苯巴比妥的不良反應是頭昏、無力、困倦、惡心和嘔吐等;氯化銨服用過量可產生酸中毒等一係列不良反應。因此,小兒服用小兒止咳糖漿不宜過多,應遵照醫囑按規定的劑量服用。

14.為什麼不要亂用鎮咳藥?

小兒咳嗽應當明確診斷,確定引起咳嗽的病因並積極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首先控製感染,口服抗感染藥物,消除炎症;或對抗過敏原,配合對症治療,才能使止咳祛痰藥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宜單純使用鎮咳藥。隻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頻繁劇咳,或者隻有當痰液不多而頻繁發作的刺激性幹咳,影響患兒休息和睡眠時,以及為防止劇咳導致合並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咳血)時,才能短時間地使用鎮咳藥。對咳嗽伴有多痰者,應與祛痰劑(如氯化銨、滇已新、乙酰半耽氨酸)合用,以利於痰液排出和加強鎮咳效果。

對痰液特別多的濕性咳嗽如肺膿腫,應該謹慎給藥,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滯留於呼吸道內或加重感染;對持續1周以上的咳嗽,並伴有反複或伴有發熱、皮疹、哮喘肺膿腫症的持續性咳嗽,應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或谘詢醫生。

除用藥外還應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食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