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嬰兒期(2 / 3)

(4)小兒服食了買回來的成藥已數天,仍未見改善病情,卻依然繼續給他吃下去。假如小兒吃了這些成藥己兩三天,還未見好轉便應該停止不要再吃,須盡快帶小兒去看醫生。

8.為什麼不能用茶水喂藥?

茶是中國人最喜歡喝的飲料,具有提神、助消化和防癌等作用。盡管茶水有這些優點,但是不宜用茶水給孩子喂藥。這是因為茶葉裏含有鞣質,鞣質略帶酸性,遇到某些藥物,可引起化學變化,改變藥性或發生沉澱,影響藥物吸收,產生副作用。所以說不能用茶水給小兒喂藥。

9.為什麼嬰兒不可常吃小中藥?

有許多家長常在小兒看完病後,還要求大夫加開一點小中藥,如至寶錠、妙靈丹等,理由是怕小兒生病,常給小兒吃點小中藥預防著。這種作法既不妥當也不科學。

因為人體食入的任何藥物都要在肝髒解毒,由腎髒排泄。小兒的身體處在成長發育過程,許多髒器功能尚未成熟,肝髒解毒功能差,腎髒排泄的功能不完全,應盡量少用藥,更不要隨便經常濫用藥。許多小兒中藥製劑中,都含有朱砂,中藥用來鎮驚,但朱砂是煉汞的原料,長期服用,可蓄積中毒,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

10.嬰兒易患的感冒類型有哪些?

感冒是嬰兒常見的病症之一,它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目前已知道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就有150種以上。感冒的症狀也因病毒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症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紅腫、發燒等症狀而言,有的感冒嚴重時可發展成為支氣管炎及肺炎。

下麵介紹7種小兒易患的感冒。

(1)普通感冒:是指臨床上最常見的那種感冒,主要症狀是流鼻涕、打噴嚏、咽喉紅腫疼痛、發燒、全身酸痛無力、氣喘等,有時還伴有不思飲食、睡眠困難、輕度腹瀉等全身的症狀。一般3~4天就能好轉,恢複如常。

(2)手、腳、口綜合征:這是夏季感冒中的一種,是因感染了柯薩奇病毒所引起的,多發生在6~8月份,最常見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臨床表現:在手掌、腳底板和口腔中出現一粒一粒的紅色小疹子,有時在膝蓋和臀部也出一些小疹子,但幾乎都不會擴展到全身去。由於這些疹子主要出現在手、足、口腔內,所以因此而得名。一般體溫不高,但有時體溫也會上升到38度左右。口腔內疹子出得多時,口水就會增多。

(3)皰疹性咽喉炎:這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夏季感冒之一。由於較容易傳染,所以常在托兒所流行。發病時,身體表麵不會出現疹子,但在喉嚨裏小舌頭處產生水腫、潰瘍,而且還伴有高燒。有時體溫可達40度以上。喉嚨受刺激就會嘔吐,而且情緒很壞。但一般隻需三、四天即可治愈。這種感冒和手、腳、口綜合征一樣,都是感染柯薩奇病毒而發病的。

(4)咽結膜熱(遊泳池熱):這是由於腺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感冒,它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咽喉通紅,結膜也發紅,眼屎多睜不開眼睛,有時還會伴有高燒(體溫38~40度左右),有的身上還出一粒一粒的紅色疹子。本病傳染性極強,因常在遊泳池中集體感染,故又稱“遊泳池熱”。小兒很少發生這種感冒,但家中一旦有人患病,很容易通過毛巾、手、玩具等傳染給小兒。一般在1周之內治愈。

(5)急性喉頭炎:這是發生在秋冬兩季的一種感冒。發病時呼呼直喘,聲音嘶啞,咳嗽聲似遠處狗叫。白天發病較少,經常在晚上睡了2~3個小時突然大聲咳嗽,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但隻要提高室溫,或在房間內煮開水產生蒸汽,發作就會減輕。此病一般會有一些低燒,約二、三天就能恢複正常。但嚴重時有呼吸困難、嘴唇青紫等缺氧現象,如症狀嚴重時,應及時找醫生進行治療。

(6)流行性感冒:這是具有代表性的冬季感冒。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又稱為熱性感冒,體溫可升高到39~40度,而且要持續三、四天。患兒情緒極壞,食欲下降,有些因此而精疲力盡。倘若大人或大孩子患此感冒,則在發燒的同時一般都會有頭疼、腰痛、肌肉疼或全身疼痛等症狀。但嬰兒卻看不出有明顯的全身疼痛,隻是表現情緒極壞,嚴重時會導致肺炎,必須十分小心。

(7)非感染性感冒:上麵所講的是小兒易患的幾種代表性的感冒,大部分是由病毒感染所致。但在小兒中尚有不傳染的非感染性感冒。一般常見於那些皮膚和黏膜過敏的嬰兒,在外界氣溫發生變化時,就會出現流鼻涕、咳嗽、打噴嚏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但不發燒、食欲好、情緒正常。這種感冒不會傳染給他人,故稱非感染性感冒。

傳染性感冒和非傳染性感冒在初發時很難分辨,但傳染性感冒有發燒和情緒變壞等全身症狀,而非感染性感冒食欲好,不發燒,精神也正常,不用吃藥治療也很快就能痊愈。

11.小兒感冒用藥為什麼應慎重?

小兒用藥主要集中在感冒藥上。

小兒一般器官功能發育不全,酶係統發育不成熟,藥物代謝及排泄速度較慢,此外,小兒兒時期體液占體重的比例較成人大,水、鹽轉換率較成人快,但對水、電解質代謝的調節功能較差,易致平衡障礙,加之小兒還無法準確描述病情等,因此,我們在小兒感冒用藥方麵要熟知上述生理特點,慎重用藥。

(1)感冒通:是中西藥複合製劑,主要含雙氯芬酸鈉、人工牛黃及撲爾敏,在成人中廣泛使用,有報道小兒用後引起血尿、腎小管功能受損,停服後血尿很快消失,雖然是暫時的,可兒童腎髒發育尚不成熟,加之感冒通中的雙氯芬酸鈉還可以破壞胃黏膜屏障的脂蛋白層,使氫離子彌散,導致胃黏膜損傷引起出血,因此小兒最好不用或慎用,更忌超量服用。

(2)快克新速效感冒片等含金剛烷胺的感冒藥:金剛烷胺是一種抗病毒藥,能影響腦內多巴胺的合成釋放與攝取,副作用有多動、抑鬱、失眠、幻覺等,因此,1歲以下嬰兒不宜用,1~8歲兒童由於神經部位發育尚未成熟,神經細胞興奮性較高,對快克新速效感冒片等含金剛烷胺的抗感冒藥也應慎用。

(3)康泰克:主要含有鹽酸苯丙醇胺。苯丙醇胺是化學合成的擬交感神經藥,具有較強的縮血管作用,能迅速緩解流鼻涕、鼻塞等症狀,同時也能引起血管緊張性頭痛,小兒需用低劑量,但專家建議小兒禁用該藥。

(4)速效傷風膠囊:主要含撲爾敏、撲熱息痛、咖啡因、人工牛黃,因撲熱息痛有很強的肝毒性,3歲以下小兒應避免使用。

(5)泰諾感冒片:主要含撲熱息痛、鹽酸偽麻黃堿、氫漠酸、右美沙芬才撲爾敏,6歲以下兒童不宜使用。

(6)拜阿司匹林等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藥:主要成分為乙酞水楊酸。有的家長常用拜阿司匹林來降溫,但應注意使用阿司匹林後,帶來了種種嚴重的不良反應,有報道阿司匹林易導致患兒虛脫,對患兒消化道也會產生刺激,導致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引起或加重小兒哮喘、可誘發小兒發生“瑞氏綜合征”等等。所以務請家長謹防阿司匹林危害小兒的健康,不宜用含阿司匹林的感冒藥。對於百服寧、幼兒泰諾林液、散利痛、感康、尼克、康必得、白加黑等含有對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藥,3歲以下小兒因肝、腎功能發育不全,應避免使用。愛菲樂、諾合、臣功再欣等感冒藥含布絡芬,布絡芬的抗炎、鎮痛、解熱作用比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強,偶見輕度消化不良、皮疹等,胃與十二指腸潰瘍的患兒慎用。成人用感冒藥種類很多,小兒使用應嚴格注意其不良反應,嚴格掌握用藥劑量、給藥間隔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