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產後康複要素(3)(2 / 3)

產後胎盤娩出後,雌激素和孕激素就會急速減少。於是一直被抑製的泌乳素的分泌就會活躍起來,而且充分發揮作用。

從體垂體分泌出的泌乳素隨血液到達乳腺,作用於乳腺的腺腔,開始分泌乳汁。

產後經過兩三天,才能正式分泌乳汁。這時,乳汁很快地積存在乳腺腔裏,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乳房更加膨脹。因此,即使在剛分娩後沒有乳汁分泌也不必擔心,觀察兩三天看一看。

乳汁分泌還需靠嬰兒吸吮乳頭,乳汁才能進入嬰兒的嘴裏。

嬰兒吸吮乳頭,乳管開通,乳汁的通道建立。與此同時,嬰兒的吸吮刺激神經垂體,促進催產素的分泌。

這種激素具有促使乳腺腺腔周圍的肌上皮收縮的作用,就像緊緊地擠壓裝乳汁的袋子一樣。於是乳汁從乳頭的乳管流出,進入嬰兒的口腔。

由於嬰兒的吸吮對乳頭的刺激,刺激了體垂體,使泌乳素的分泌旺盛,乳汁不斷地積存到腺腔裏。

總之,由於嬰兒吸吮乳頭,乳汁才能反複地分泌並排出。

母乳喂養的優點和重要性

①母乳營養豐富:母乳中鈣磷比例適宜,有利於嬰兒對鈣的吸收。母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酸、乳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等,磷脂中所含的卵磷脂和鞘磷脂較多,在初乳中微量元素鋅較高,這些都有利於促進嬰兒生長發育,為預防佝僂病打下物質基礎。

②母乳有助於營養吸收:母乳中的脂肪球,含有多種消化酶,嬰兒在吸吮過程中,舌咽分泌的一種舌酯酶,有利於對脂肪的消化。另外,母乳的緩衝力小,對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③母乳中含有免疫物質:在母乳中含有各種免疫球蛋白,如IgA、lgG、IgM、IgE等。這些物質能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特別是初乳中含有多種抗病的抗體和免疫細胞,這是在牛乳中所缺少的。

④母乳是嬰兒的天然生理食品:從蛋白分子結構看,母乳喂養嬰兒,不易引起過敏反應。而在牛奶中,含有人體所不適應的異體蛋白,這類物質能通過腸道黏膜被人體吸收,引起過敏。因此,有的嬰兒喂哺牛奶以後會發生反應,引起腸道少量出血、嬰兒濕疹。

⑤母乳方便衛生:母乳中幾乎沒有細菌,直接喂哺不易汙染,溫度合適,吸吮速度及食量可隨嬰兒需要增減,既方便又經濟。

⑥母乳喂哺可增進母子感情:母親哺喂時對嬰兒的照顧、撫摸、擁抱、對視、逗引以及母親胸部、乳房、手臂等身體的接觸,都是對嬰兒的良好刺激,這樣嬰兒會感到心情愉快,有利於嬰兒身心健康,對嬰兒成長有好處。

⑦母乳喂哺有助泌乳量:嬰兒的吸吮同時也會使母親泌乳量大增,對母親的子宮收縮、產後恢複也是極有好處的。

⑧母乳喂養的嬰兒不容易得病:母乳喂養的嬰兒很少有腸胃炎、胸部感染和麻疹的病例,這是由於嬰兒直接接受了母體和母乳中抗體的緣故。在嬰兒出生的頭幾天裏,抗體能對腸道產生一種保護作用,並且由於抗體為血液所吸收,形成對身體保護作用,以抵禦各種傳染病。有些抗體,諸如抗脊髓灰質炎的抗體是在母乳內的。因此,當用母乳喂養嬰兒時,母親能自動地保護新生兒。

⑨母乳比牛奶更容易且更快消化:

母乳喂養的嬰兒不會便秘。嬰兒很少排大便,是由於食物有效地和完全消耗的緣故。嬰兒的大便往往軟而無臭,並且不含有通常會引起皮膚炎的細菌,因此,嬰兒不易患尿布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