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孕期營養保健(2)(2 / 3)

如肉類、家禽、蛋、魚、奶等動物性食品,便是優質蛋白質,利用率也比較高。

一般成人每日每千克體重所需蛋白質為1.2克,每日總需要量70克左右,孕婦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供應。特別是妊娠後期,是胎兒大腦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最好每日供給85~100克,其中應包括足夠的動物蛋白質。

孕婦宜多喝豆漿

豆漿中含有大豆的全部營養成分,蛋白質含量豐富,並除去了難以消化的纖維素和大豆中的抗營養吸收因子,提高了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

豆漿中亞油酸、亞麻酸、油酸等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相當多,是比牛奶更好的健腦食品。孕婦應經常喝豆漿,或與牛奶交替食用。

孕婦需要補充葉酸嗎

葉酸是一種維生素,對紅細胞分裂、生長,核酸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是人體的必需物質。科學家發現,孕婦缺乏葉酸,可導致胎兒發生神經管畸形,如常見的無腦畸形和脊柱裂等。新生兒的唇齶裂畸形及先天性心髒病,也與葉酸缺乏有關。

中國婦嬰保健中心和美國疾病控製中心從1991年起,進行了大範圍人群幹預研究,結果表明,從計劃懷孕時起到孕後3個月每天服用小劑量葉酸,可以減少70%以上的神經管畸形病例的發生,可減少83.7%的唇、齶裂和35.5%的先天性心髒病。除此之外,還可減少自然流產率,減輕妊娠反應,促進胎兒生長發育,糾正孕婦貧血。

據調查,我國育齡女性普遍存在葉酸缺乏,農村女性缺乏狀況高於城市女性,北方女性缺乏狀況高於南方女性。

因此,計劃懷孕的女性應當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葉酸:

應在準備懷孕前3個月開始服用葉酸。

孕婦的最佳補充劑量是400微克,如斯利安片,每日1片。普通每片5毫克的葉酸,不適於健康孕婦長期服用。

計劃懷孕的女性也可以服用每片含400微克葉酸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的複合劑。

孕期為什麼愛吃酸味食物

女性在懷孕以後,滋養細胞分泌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有抑製胃酸分泌作用,使孕婦胃酸分泌量顯著減少、各種消化酶活性大大降低,從而影響孕婦正常的消化功能,出現惡心、嘔吐和食欲不振等症狀。

這時隻要吃一些酸味食品,就會緩和這些症狀。這是因為酸味食物能刺激胃的分泌腺,促使胃液分泌增加,提高消化酶活性,促進胃腸蠕動,並能增加食欲,有利於食物消化吸收。因此,懷孕後適當吃一些柑橘、楊梅等酸性水果,對身體大有好處。

另外,一些醫學家調查發現,懷男胎與懷女胎時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並無差異。因此,民間流傳所謂“酸兒辣女”之說,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孕婦營養與胎兒智力發育的關係

一個成熟的卵子重量隻有5/1 00萬克,而嬰兒出生時體重可達3 000~3 400克,短短的280天內,體重增加了6億倍以上,這個奇跡般的變化,均要從母體中汲取了豐富營養才能完成。妊娠期營養不良,將會給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帶來很大影響。因此,為了滿足胎兒的生長發育及孕婦分娩、哺乳時的消耗,孕婦在整個孕期都應得到比平時更充分、更合理的營養。

人的智力有一定差別,這與遺傳、胚胎及胎兒期情況、分娩過程以及後天教育等有關。其中孕婦的營養對後代的智力發育的影響不能輕視。人的大腦是極為複雜的思維器官,必須有蛋白質做為物質基礎。智力水平高低和腦細胞數量多少有密切關係,人的腦細胞一般要經曆兩個增殖高峰:第一個高峰在胎兒期的第10~18周,此時,腦細胞數目增加最快:第二個高峰在出生後第3個月。以後腦細胞增加逐漸緩慢,可維持到1歲半左右。

如果在大腦生長發育的關鍵時刻,各種營養素供應不充分,特別是蛋白質不足,就會使孩子智力發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保證孕婦有豐富的營養,無論對於母親健康還是對後代優生都是必要的。孕婦的飲食要搭配得當,不要偏食。要特別注意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多的食物,如肉、魚、蛋、豆製品、新鮮蔬萊、水果等。

孕婦不能吃哪些魚

魚類被公認是健康食品,有些魚還含有保護心髒的脂肪。然而,不同種類的魚體內會積聚著不同量的汞,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天然元素。

列入禁食範圍的魚類:前幾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的女性,要避免吃鯊魚、鯖魚王、旗魚及方頭魚,因為這4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生長發育。要保護未出世的寶寶的健康,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再吃這4種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