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怎樣合理安排飲食
妊娠早期由於胎兒生長緩慢,所以對食物沒有太多的要求,但畢竟妊娠與未孕前有些區別,一是胚胎的發育需要營養,二是在妊娠早期易出現妊娠反應,所以在飲食的安排方麵要予以注意。
烹調多樣化
根據孕婦的口味和妊娠反應情況,選用烹調方法。對喜酸、嗜辣者,烹調中可適當增加調料,引起孕婦食欲。嘔吐脫水者,要多食水果、蔬菜,補充水分和維生素、礦物質。熱食氣味大,妊娠嘔吐者比較敏感,可以適當食用冷食或晾涼後食用,以防止嘔吐。
孕婦多在早晨起床或是傍晚惡心嘔吐嚴重。這樣可以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不必拘泥於進餐時間,想吃就吃,細嚼慢咽。尤其要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多的食物,如乳酪、牛奶、水果等,多喝水、少飲湯。早上起床前先喝一杯白開水,再將食物吃下去,稍躺一會再起來,能減輕惡心與嘔吐。
孕期應選用易於消化、清淡、在胃內存留時間短的食物,如大米粥、小米粥、饅頭片、餅幹等,以減少嘔吐的發生。
孕早期飲食一定要講究衛生,食物一定要幹淨、新鮮,防止發生腹瀉,腹瀉不僅損失營養,而且易引起流產。另外,孕早期易發生便秘,所以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蔬菜、水果及薯類食品。
孕中期怎樣科學安排飲食
孕中期胎兒迅速生長,母體組織的增加和生長需要大量熱能,需要由攝入主食來滿足。有些孕婦錯誤地認為孕中期改善膳食結構主要是多攝入魚、肉等動物性食品。實際上,動物性食品並非經濟和有效的熱能供給食品。動物性食品攝入過量,不僅浪費還會加重母體的負擔。因此,孕中期充足的主食攝入對保證熱能供給,節省蛋白質,保障胎兒生長和母體組織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
增加動物性食品
動物性食品所提供的優質蛋白質是胎兒生長和孕婦組織增長的物質基礎。豆類以及豆製品所提供的蛋白質質量與動物性食品相仿,但動物性食品提供的蛋白質應占總蛋白質量的1/3以上。
動物內髒包括腎、肝、心、胃等,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而且還含有某些維生素和無機鹽,這些物質正是其他食品所含不足者,內髒中以肝髒為最佳。孕中期,孕婦對血紅蛋白、鐵、核黃素、葉酸、維生素A等營養素需要量明顯增加,為此建議孕中期至少每周一次選食一定量的動物內髒。
油脂類,尤其是必需脂肪酸,是細胞膜及中樞神經係統髓鞘化的物質基礎。孕中期胎兒機體和大腦發育速度加快,對脂質及必需脂肪酸的需要增加,必須及時補充。因此,孕中期應增加烹調所用植物油的量,即豆油、花生油、菜油等。此外,孕中期還可以選擇吃一些花生仁、核桃仁、葵花子仁、芝麻等油脂含量較高的零食來補充營養。
妊娠中期對各種維生素的需要增加,因此,應注意選擇維生素含量豐富的食品,但應避免烹調加工不合理而造成的維生素損失。
妊娠中期孕婦食欲大振,每餐攝食量可有所增加。但隨著妊娠進展,子宮進入腹腔可能擠壓胃,每餐後易出現胃部脹滿感。對此,孕中期可以適當減少每餐攝入量,做到以舒適為度,同時增加餐次,可以每天吃4~5餐。
出現妊娠反應怎樣飲食調理
妊娠反應是孕早期的一種生理反應,主要症狀表現為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當然會影響孕婦的進食和營養素的攝取,嚴重的會不利於孕婦健康和胎兒發育。孕婦這時要以健脾胃、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主。
為了防止嘔吐嚴重時引起脫水,可以選擇吃一些含水分多的食品,如各種水果、西瓜、新鮮蔬菜等,這些食品不僅含有大量水分,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鈣、鉀等無機鹽。或者在烹調食物中使用一些香辛料,如薑、辣椒、紫菜等,使食物略有刺激味,用來增進食欲。熱食氣味大,妊娠嘔吐者比較敏感,可以適當食用冷食或晾涼後食用。
惡心、嘔吐多數發生在早晨起床或是傍晚,就是說胃中太空或太飽對孕婦都不好。這樣可以采取少吃多餐次的方法,不必拘泥一日三餐的固定習慣,想吃就吃,尤其要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多的食物,如乳酪、牛奶、水果等。可以在晚上準備一些容易消化的食品,如麵包幹、饅頭片、乳兒糕、餅幹等,在早上起床前先喝一杯白開水,再將食物吃下去,稍躺一會再起來,能減輕惡心與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