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孕期營養保健(1)(2 / 3)

營養學家主張,人們要吃糙米,也就是不要吃加工過細的米麵。從營養成分上看,白米和糙米經分析對比,脂肪含量前者隻是後者的1/3:礦物質方麵,鈣是1/2,其他礦物質是1/6;維生素方麵,維生素B1不足1/5,維生素B21/2;煙酸在1/5以下。可見兩者的營養價值相差懸殊。

麵粉一般有全麵粉、標準粉、富強粉,對於日常飲食來說,全麵粉、標準粉更有益於人們的健康和胎兒腦的發育。富強粉中的各種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較低,不屬於營養物質全麵的食品,因而不宜經常食用,隻能作為調劑生活的食品而用。

由此可見,那些把精米精麵當成高級食品的觀點是錯誤的,在日常生活中應適當吃些粗糧,至少要做到粗細搭配。隻有這樣才能做到營養合理,少患疾病。

孕期補養要科學

在整個孕期中,孕婦體重會增加9~15千克,食量比平時增加10%~20%。然而現在很多孕婦生怕產前營養不夠,猛吃猛喝,天天靜躺。專家提醒,如果吃得過多,體形過胖,反而不利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孕婦營養並非越多越好。

據了解,現在孕婦和家屬大多懷有一種在懷孕期要多吃多補的心理。很多孕婦誤認為,隻要是對胎兒有幫助的東西,不論多貴,隻要經濟上能承受,都會買回來吃,蛋白粉、葉酸、魚肝油、鐵、鋅和鈣等滋養補品統統買來,而且不少購買的全是進口、知名品牌,而且一天吃上好幾頓。

營養專家指出,孕婦食物應多種多樣,均衡營養。如果孕期吃得太多、太好,而運動又太少,就會造成攝入和消耗不均衡,導致超重。

孕婦超重帶來的後果是不可輕視的,超重不僅在孕期容易導致孕婦並發症,不利於胎兒成長,在分娩時也會有困難,產後難以恢複體形。超重的孕婦應及時谘詢營養醫生,調整飲食結構,合理調配營養。

大多數孕婦都是健康的,隻需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所需的食物和營養即可。而對那些身體欠佳的孕婦來說,也不要盲目亂補,應當在醫生指導下,缺什麼補什麼。

胎兒胎盤與母親的營養有何關係

胎盤是由絨毛組織發育而成。受精卵在子宮內膜著床後,向著子宮內膜伸出數百根觸手,這種觸手是絨毛組織,並迅速分枝,在子宮內膜裏牢牢紮下了根,並生成圓盤狀的胎盤。

胎盤在妊娠15或16周前後大體完成,以後隨胎兒的成長而增大。在妊娠後期,胎盤直徑達15~26厘米,厚2厘米,重500~550克。

胎盤的重要作用在於為胎兒的發育補給必要的營養和氧氣的同時,使胎兒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返回母體。

胎盤另一個作用是分泌以黃體激素為首的各種維持妊娠的激素,促進胎兒的成長,對母體也有影響,為順利分娩而起重要作用,並促進乳汁分泌。

孕婦每日需要攝入的營養食物以多少為宜

孕婦需要的營養怎樣搭配

為了滿足自身和胎兒生長發育的需要,一位孕婦每天所需營養如下:

每日吃150~200克的肉或魚及適量蛋類即可。

組成紅細胞的重要元素。肉、蛋黃、肝髒、幹果都是含鐵量很高的食品。

胎兒骨骼發育必不可少的物質。乳製品、奶酪均為提供鈣質的上好食物,如果不喜歡鮮奶.可用酸奶代替。

有助於胎兒發育,攝取量也應增加。

新鮮蔬菜、水果中富含各種維生素、無機鹽,每日應保持一定的供給量。

葵花油、玉米油、豆油都含有促進胎兒發育的基本脂肪酸。在拌涼菜時,不要忘了放油。

糕點、巧克力、果醬、冰淇淋之類的甜食及其他油膩食品,從營養角度來看,益處不大。因此,這一類食物應酌量減少攝取。

孕婦偏食有何不利

偏食就是食譜狹窄,許多食物不愛吃或根本不吃。如一些孕婦拒絕吃魚、奶、肉,隻吃糧食、蔬菜,也有一些孕婦恰恰相反。這些飯食習慣均不利於孕婦健康及胎兒發育。前麵已經說過,孕婦需要各種營養素,主要包括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六大類,這些物質存在於各種食物中,為得到齊全而平衡的營養,就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如果隻吃素不吃葷,孕婦及胎兒就缺乏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脂肪、礦物質,可使孕婦貧血、缺鈣、消瘦,胎兒體重低、大腦重量輕等。相反,隻吃葷不吃素,孕婦會過度肥胖,血液中膽固醇、脂肪含量高,不僅自己容易並發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及產程長、產後出血,胎兒也容易發育過大,成為巨大兒,造成難產、出生後低血糖、高膽固醇血症等不良後果。因此,不論哪種偏食均不好。為自身的健康,為胎兒的正常發育,膳食結構一定要合理、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