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妊娠應作以下監護,以降低高危孕婦及高危兒產前和產後風險。
通過產前檢查和病史詢問,了解高危妊娠因素危害。
胎兒的發育與孕齡有相關性,胎兒的發育與胎兒在宮內待留的時間成正比。
胎盤功能決定胎兒的發育與安危。
胎兒成熟度是胎兒發育和胎盤功能的客觀指標,為醫生作出適當的處理提供依據。
通過電子監測係統對胎兒心率和宮內儲備能力進行了解與監測。胎兒心電圖可了解胎心的活動和胎兒在宮內的安危情況。B超檢查和羊膜鏡檢查可直觀地了解胎兒在宮內的情況。
利用B超檢查及羊水生化檢查和染色體核型分析,X線等檢查手段,對胎兒的異常發育作宮內診斷。
胎兒的發育過程是怎樣的
胎兒每月的發育情況如下:
[第1個月]
胎兒的腦、眼、嘴、內耳、消化係統、手、腳開始發育,心髒亦開始跳動。胎兒長約半厘米。
胎兒的麵部、肘、膝部、手指及腳趾開始成形,骨骼開始強健。胎兒開始有輕微動作,長約4厘米,重約1克。
胎兒已會踢腳、握拳、轉頭、眯眼和蹙額。牙齒、嘴唇和生殖器開始發育。胎兒長約9厘米,重約28克。
胎兒的頭發、眉毛、睫毛、指甲、趾甲開始生長,聲帶及味蕾亦已長成。胎兒長約16厘米,重約1 13克。
胎動越來越強烈,胎兒已長出頭發,會吮吸拇指,身體各部分的器官逐漸成長。胎兒長約25厘米,重224~500克。
胎兒已可以開閉眼睛和聽到母體內的聲音,手印和腳印亦已形成。這時胎兒長29~35厘米,重560~680克。
胎兒的皮膚呈紅色,略帶皺紋,體重較上個月增加1倍,重1.2~1.3千克,長35~42厘米。
胎兒日漸長大,骨骼更為強健,已可聽到母體外的聲音。這時胎兒長42~46厘米,重2~2.7千克。
胎兒發育已達完成階段,皮膚變為軟滑。它的位置下移至下腹部,並且轉身,隹備誕生。這時胎兒長50~55厘米,重2.7~3.2千克。
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是什麼原因
由於某些原因,胎兒在子宮內生長發育遲緩,致使胎兒小於同等孕齡的胎兒,稱為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引起胎兒宮內發育遲緩的原因來自母體和胎兒兩個方麵。
一方麵是母親遺傳和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孕婦營養不良,尤其是蛋白質和熱量攝入不足。
另一方麵是胎兒本身發育缺陷、胎兒宮內感染、營養不良、放射線照射。
另外,胎盤形成異常,子宮胎盤血流減少,臍帶過長、過細,都可能導致胎兒發育遲緩。
預防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應從懷孕早期做起,避免感冒等感染性疾病,避免接觸毒物和放射性物質。妊娠期要加強營養,患內科疾病的孕婦應在治療的同時增加臥床休息的時間,以增加胎盤血流量。
對懷疑有畸形或遺傳性疾病的孕婦,醫生會在孕後16周做羊膜腔穿刺,做羊水培養、染色體核型分析,防止畸形兒的出生。
胎兒的感覺器官是如何發育的
隨著胎兒的發育,各種感覺器官也逐步啟動和運用。
大約3個月,胎兒就有了觸覺。最初,當胎兒碰到子宮壁、臍帶或胎盤時,會像膽小的兔子一樣立即避開。到了孕中、後期,胎會兒變得膽大起來,不但不避開觸摸,反而會對觸摸作出一些反應,如有時當母親撫摸腹壁時,胎兒會用腳踢作為回應。
懷孕4—5個月時,胎兒對聲響就有反應了。如突然的高頻聲響可使胎兒活動增加;反之,低頻聲響可使胎兒活動減少。胎兒還十分熟悉母親的講話聲和心跳聲。
胎兒在6個多月時就有了開閉眼瞼的動作,特別是在孕期最後幾周,胎兒已能運用自己的視覺器官了。當一束光照在母親的腹部時,睜開雙眼的胎兒會將臉轉向亮處,看到的是一片紅紅的光暈,就像用手電筒照在手背時從手心所見到的紅光一樣。
孕期快結束時,胎兒的味蕾已經發育得很好,而且喜歡甘甜味。
孕婦發熱與胎兒有關係嗎
發熱,通常是由於病原體侵入人體引起的,有些病原體會影響胎兒發育,引起胎兒畸形。同時,發熱對胎兒的危害有時會超過病原體對胎兒的危害。
如果孕婦持續24小時以上體溫比正常體溫高1℃,則會有致畸的可能。據測定,孕婦體溫比正常人高1.5℃,胎兒腦細胞發育就可能停滯:孕婦體溫升高3℃,就可能殺死胎兒腦細胞,造成永久性損害。發熱對胎兒的影響與發熱程度及持續時間有關,體溫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對胎兒影響就越大。所以,加強孕期保健,預防孕早期發熱性疾病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