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孕期生理保健(1)(2 / 3)

孕婦服用維生素或鎮靜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以免服用量不正確,造成不良後果。

以上方法不奏效或出現妊娠劇吐,應當住院治療。

出現早孕反應怎麼辦

早孕反應一般不會太重,自己能想些辦法使反應減輕,下麵幾點供參考:

明白孕育生命是一項自然過程,是苦樂相伴的,增加自身對早孕反應的耐受力。

早孕反應是生理反應,大多數孕婦在一兩個月後就會好轉,要以積極的心態度過這個階段。

能吃什麼,就吃什麼;能吃多少,就吃多少。這個時期胎兒還很小,不需要多少營養,正常普通飲食已經足夠。

生命的孕育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正確認識懷孕中出現的不適,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有空多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邀朋友小聚、散步、聊天都可以。成天情緒低落不可取,不利於胎兒發育。

早孕期間,孕婦身體和心理都有很大變化,早孕反應和情緒的不穩定會影響孕婦的正常生活,這就需要家人的幫助和理解。家人應當了解早孕反應,積極分擔家務,幫助輕鬆度過早孕反應期。

一般的早孕反應是不會對孕婦和胎兒有影響的,但妊娠劇吐則不然。如果嘔吐較嚴重,不能進食,就要及時就醫。當尿液檢查酮體為陽性時,則應住院治療,通過靜脈輸液補充營養,糾正酸堿失衡和水電解質紊亂。

在膳食和食物烹調中,少吃油膩食物,烹調時最好用植物油,以減少油膩。

妊娠初期應做產前檢查

一般整個孕期需要做產前檢查12~16次。妊娠12周到28周每月4周一次;妊娠28周後每2周一次:妊娠36周後每周一次。如檢查發現異常,應當隨時就診。第一次產前檢查,應當從月經停止及發生早孕反應時開始。在妊娠3個月左右時,還要做一次較全麵的檢查並詳細記錄。每次產前檢查的記錄都要妥善保存,作為分娩時醫生診斷的依據。妊娠初期做婦科檢查,可以確定是否能繼續妊娠,因為月經停了不一定就是懷孕。通過婦科檢查,醫生可以了解懷孕時間與停經時間是否相符合,如子宮小於停經時的子宮,應當考慮到胚胎是否死亡或者發生了宮外孕等異常情況,以便做進一步的檢查和及時處理。一般做檢查時,醫生的手法應盡量減少孕婦的不適感,避免對胎兒形成威脅。一般檢查的主要項目:婦科內器檢查、白帶檢查、宮頸刮片檢查、婦科三合診檢查、超聲檢查。其他檢查需根據孕婦自身情況選擇。如果患有心、肝、腎、甲狀腺等疾病,需要請內科醫生會診,了解繼續妊娠是否會增大危險。如果曾反複自然流產,早孕期間做全麵檢查更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檢查結果證明胚胎健康,適合繼續妊娠,醫生會預約好下次檢查時間。

妊娠中期保健的主要內容

保持身心健康,注意勞逸結合,睡眠充足,心情愉快,為胎兒生長發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加強飲食調節,攝取多種營養成分,保證孕婦營養,禁煙酒。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盆浴,以免引起感染。

定期進行產前檢查,對胎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監測,發現胎兒畸形時應及時終止妊娠。

妊娠晚期保健的主要內容

《鴦定期施行產前檢查,並進行內科檢查,特別要注意肝、腎功能的改變。

注意乳房護理,衣著寬鬆肥大,糾正乳頭畸形。

轡節製性生活,懷孕32周後嚴禁性生活,以防早產、感染、出血等。

做好胎兒、胎盤的監測,防治各種產科並發病。

國加強孕期自我監護,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婦應提前住院待產。

產前檢查包括哪些內容

產前檢查是保障孕婦與胎兒安全健康的重要醫學措施,其具體內容包括:

首次產前檢查時,醫生要了解孕婦的月經史、本次妊娠情況、過去病史及生育史、遺傳病史和家庭史等。

醫生根據末次月經日期推算出預產期。

檢查孕婦的身高、體重、血壓、營養狀況以及心、肝、肺、腎、脾、甲狀腺等重要器官。

測量骨盆、宮底、腹圍,進行胎位、胎心、盆腔檢查等。

進行血及尿常規、肝功能、乙肝指標、血型等檢驗,進行B超檢查,必要時還須進行血小板、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血纖維蛋白原等測定。

在產前檢查遇有特殊情況時,要進行相應檢查,如有時需進行胎盤功能測定和眙兒生物物理監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