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鯤鵬”之母馬秀娟:教孩子展翅翱翔(3 / 3)

1985年11月16日晚上,大兒子鵬告訴母親,他在兩次區小學數學選拔賽中,總共才得120多分。由於他數學成績一直很好,這個成績出乎了馬秀娟的意料,她順口說一句:“你還是不行。”說完這話,孩子對母親說:“媽,我就不愛聽你這麼說,一聽這樣的話我就心慌。”

這時,馬秀娟才意識到,這已是鵬第二次對她說這句話了。這一回,馬秀娟有些震驚,她開始反思一個問題:孩子們在遭遇挫折和失敗的時候,他們需要什麼。她在當天寫給孩子的日記中寫道:“給孩子以失敗後的勇氣和信心,比一萬個訓斥和指責更有價值。”

此後,再遇到孩子的成績不夠理想的時候,馬秀娟從不對他們說“你不行”,而總是說“你能行”、“你會更好”、“隻要你努力,你會超過所有的人”。

馬秀娟又想到,在孩子們成功的時候,如果父母能用冷靜、平常的心緒抑製他們的興奮,就可能會他們驕傲的情緒;在他們遇到挫折和失敗的時候,父母表現出的坦然、輕鬆、振奮的情緒,則會感染孩子們,帶領他們盡快走出失敗的陰影。

從那以後,馬秀娟經常對孩子們講壞事和好事可以互相轉化的道理,鼓勵他們默默地積蓄力量,昂然地迎接新的挑戰。因此,孩子在每一次挫折和失敗過後往往總是又一次成功,又一次進步和飛躍。

1986年,鵬讀初一,在參加首屆全國小學生數學華羅庚金杯賽決賽時,因一念之差把一個本來做正確的答案改成錯的,丟掉了關鍵一分,痛失了獲一等獎和進北京奪金杯的機會,獲得了二等獎。

望著兒子悔恨和遺憾的樣子,馬秀娟心裏難受極了。但她沒有和孩子一起去追悔和惋惜,更沒有說一句指責和埋怨的話,因為這樣做隻能在他本來痛苦的心上火上澆油、雪上加霜。

她裝作很輕鬆的樣子對他說:“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已經很不錯了。不要總感覺後悔,還是你知識掌握不準,總愛小馬虎,記住這個教訓,下次競賽和考高中時就不會犯這樣的毛病了。壞事變好事,把這次的遺憾在今後的比賽和考試中補回來。”

鵬很快就從惋惜和自責中解脫出來,學習更加嚴謹認真了。後來,他真的連獲兩項全國初中數學邀請賽一等獎,在省首屆初中物理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其中筆試第一名,並以優異的成績考人省重點高中哈爾濱三中。

1992年鵬在參加全國高中物理選拔賽初試中獲哈爾濱賽區第一名,在複賽中卻出乎意料地落選了,因此失去了衝擊中學生國際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機會。

這對一個孩子來講,是多麼沉重的打擊啊!初三時在省首屆初中物理競賽的成功,使他在入高中以後更癡迷於物理,夢寐以求的就是能站在國際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的領獎台上,為祖國贏得榮譽,實現自己攀登物理科學高峰的夢想。為此,他在高二時就學完高中物理課程,並參加了高三學年的全國物理選拔賽,獲黑龍江賽區三等獎。

在老師、同學心中他是最有希望入圍的選手。麵對嚴酷的現實,兒子能經受住這個打擊嗎?在那些日子裏,母親每天都察言觀色,多麼盼望再見到兒子開心自信的笑。她用加倍的母愛撫慰兒子受傷的心,每天變著法兒地給兒子調劑夥食,想盡各種辦法調節家庭氣氛。錄音機破天荒地放起音樂,弟弟一有空就陪哥哥下象棋、打羽毛球,爸爸則和兒子一起分析、總結失敗的教訓。

他們一方麵告訴兒子:“任何時候也不能自滿。即使你已經跑在前麵了,可當你自以為勝券在手而放鬆腳步的時候,後來者已經趕上了你,甚至把你甩在後麵。”

另一方麵,他們鼓勵兒子安心備考,成功的路不止一條,通過高考升入理想的大學,同樣能實現自己的理想。鵬牢記這次失敗的教訓,在高考中考出物理滿分100分的好成績,並以全省理科並列第九名的成績進入清華大學。

像哥哥一樣,弟弟鯤在成長的道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1990年升高中考試中,文化課成績已進入省重點高中哈爾濱師範大學附中的錄取分數線。但由於在體育考核成績太差,結果被市重點高中十三中錄取。

如果花兩三千元錢完全可以自費到師範大學附中就讀,但馬秀娟和丈夫考慮再三,沒有這樣做。他們不想讓上進心極強的兒子從此背上沉重的自卑的心理包袱。寧可讓他當羊群裏的駱駝,也不讓他當駱駝群裏的羊。

馬秀娟這樣說:“在最優秀的人群裏成長,固然會得到更積極的感染和鞭策,但關鍵在自己。我要讓我的孩子在不算最優秀的人群裏成為最優秀的。”

果然,鯤沒有辜負父母的叮囑和希望,曆經兩年的努力,從高二下學期開始,成績躍居全年級的第一名,並在市物理競賽和由省物理學會、力學學會舉辦的中學生物理征文中獲獎。高中畢業時,他以年級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被保送到哈爾濱工業大學控製工程係。

人的一生都不會是一帆風順,在孩子未來的事業和生活中,一定還會遇到失敗和挫折。但是,有了這些刻骨銘心的經曆,也了父母的愛護和包容,他們便知道該怎樣麵對失敗,戰勝失敗,直至走向最後的成功。

教子點睛:

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在父母的讚許和鼓勵中學會走路、學會說話的。可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仿佛漸漸失去了耐心,變得著急起來。其實,孩子需要成功,更需要失敗。成功可以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失敗可以鍛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學會反省,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學會汲取失敗的教訓。父母能容忍孩子的失敗,是一種更深沉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