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曾憲梓之母藍優妹:做生活的強者才能成功(2 / 3)

母親回來後,得知此事後專門表揚了小憲梓。母親安慰的話語和酵飯並且這種甜絲絲、香噴噴的感覺從此永遠地留在他兒時的記憶裏。

今天的曾憲梓認為自己不怕困難,遇事沉著冷靜、又好鑽研的性格,很像他的母親。這種艱苦的日子,對於正在成長的小憲梓來說,起到非比尋常的鍛煉作用。使得他對於接下來的漫漫人生當中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都能勇於麵對,也能善於麵對。刻苦耐勞的母親是小憲梓成長的最佳榜樣。

知心姐姐盧勤說過:“吃苦”是一種心理承受力。人在艱苦的環境中,戰勝的不是環境,而是自己。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要做到敢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就必須從小加強心理素質教育,著力培養品格健全、意誌堅定的精神。

教子點睛:

今天,很所孩子吃苦精神和承受能力較差,遇到困難就退縮,經不起挫折,受不住壓力。為此,許多國家都很注重對青少年進行挫折和磨難教育,給孩子人為創設一個相對真實的艱苦環境和惡劣條件,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對於父母來說,也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吃苦的環境,以鍛煉孩子的意誌品質。

不讓孩子懼怕貧困生活

擁有億萬家產的“領帶大王”曾憲梓,生活卻十分簡樸節約。香港《東方周刊》雜誌,曾經刊載了這樣一則消息:“領帶大王曾憲梓,生活以簡樸見稱,平日吃的是青菜、白飯,即使請客,消費也以4000元為限。”

一個擁有40億資產的企業家,生活如此簡樸,也許很難讓人相信。然而對於吃番薯粥長大、嚐盡饑寒交迫滋味的曾憲梓來說,這種節省的生活,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生活習慣。而這種令人訝異的生活作風來自於他母親的教育。

曾憲梓年幼的時候,家裏十分窮苦,尤其父親去世後,家裏的日子就更加難熬。但是,他有一個十分偉大堅強的母親,麵對艱難的生存環境,她必須精打細算,拚命幹活,盤算著口糧是否有著落。

曾憲梓永遠不會忘記,小時候,母親為了節省口糧,精心計算著番薯粥裏該放多少米;忘不了母親熬夜挑燈,將哥哥的舊衣縫製成他的衣衫;更忘不了母親經常對他說的話:“過日子要細心打算,不能顧了今天,忘了明天,不管什麼時候,節省都是我們的本分。”

他的母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勞動婦女,她在艱苦日子中的言傳身教,對於小憲梓的成長,是一種鍛煉和塑造,使得他對於人生中的任何荊棘坑坎,都能勇敢地來麵對和擔當。刻苦耐勞的母親是小憲梓成長的最佳榜樣。

曾憲梓的座右銘是“勤、儉、誠、信”,他說,勤儉節約是一個人要獲得成功必須具備的品質。這些都是他的母親教誨的結果。

曾憲梓把母親的教誨牢牢地記在心裏,他知道,每一分錢都是勞動創造出來的財富,浪費錢就是踐踏勞動。他把“勤儉節約”當作傳家寶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說:“掙錢要學,節儉要學。儉就是理財,就是持家,該花的錢就花,不該花的錢就堅決不要花。”

美國一些百萬富翁的兒子,常在校園裏拾垃圾,把草坪和人行道上的破紙、冷飲罐收集起來,學校便給他們一些報酬。他們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反而為自己能掙錢而感到自豪。有的家庭經濟並不困難,但要讓八九歲的孩子去打工送報掙零花錢,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習慣。

美國著名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中學畢業時,父親送給他一枚硬幣作為禮物,並囑咐他:“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後翻到廣告欄,自己找一份工作,到世界上闖一闖。”

中國的古語講道,“有錢難買幼時貧”、“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後來取得很大成功的戴維在回首往事時,認為那枚硬幣是父親送他的最好禮物,它使戴維懂得了生活的艱辛,衣食的來之不易。

現在生活條件普遍好起來了,在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時候,父母是否忘記告訴他還有吃苦、節儉這些美德呢?而勤儉節約並不等同於小氣,現在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勤儉節約一定會讓孩子一生受益。正所謂“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