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研究(1 / 3)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研究

理論探索

作者:劉輝

【摘要】 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是一種不同於傳統定額計價主要由市場定價的計價模式,而是由建設產品的買賣雙方根據建設市場上的信息狀況、供求狀況進行自由競價,由此最終能夠達成工程合同招投標價的方法。本文通過分析工程量清單計價與按定額計價的比較,充分論證了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優越性。

【關鍵詞】 清單計價 定額計價 工料單價法

一、引言

在一個建築工程建設中,造價控製相對於質量和進度控製是薄弱環節,時有發生結算超預算、預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的事故,究其原因,是建設單位缺少對項目全過程的有效控製。要全麵有效地對各個階段的工程造價進行控製,及時糾正和調整各階段實施過程中的偏差,實現項目投資效益、社會效益的最優化,需加強對工程造價的主動控製,進行工程造價的估算、概算、預算、承包合同價、結算價、竣工決算實行“一體化”管理。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可以將各種質量、進度、經濟、技術等因素充分細化而達到對工程造價全麵控製的目的,避免“三超”事故的發生。根據國外的經驗表明,清單計價模式能充分調動施工單位積極性,提高管理效益,加強施工管理,提高施工技術,降低工程成本,從而節約建設單位的建設成本。

二、工程量清單計價的主要內容

在建設工程施工招標投標過程中,由具有編製招標文件的招標人或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中介單位編製擬建工程的工程量清單。工程量清單是招標文件的組成部分,工程量清單計價應包括清單所列項目的全部費用,包括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規費和稅金共五項內容。

分部分項工程費是為完成施工設計圖紙所要求的且在工程量清單中列出的各分部分項工程量所需的費用,包括完成各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項目所需的人工費、材料費、施工機械使用費和企業管理費與利潤,以及一定範圍內的風險費用。

措施項目費是為完成工程項目施工,發生於該工程施工準備和施工過程中技術、生活、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麵的非工程實體項目的費用。措施項目清單計價應根據擬建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可以計算工程量的措施項目,應按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的方式采用綜合單價計價;其餘的措施可以“項”為單位的方式計價,應包括除規費、稅金外的全部費用。措施項目清單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費應按照國家或省級、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計價,不得作為競爭性費用。

其他項目費主要包括暫列金額、暫估價(包括材料暫估單價、專業工程暫估價)、計日工(包括用於計日工的人工、材料、施工機械)、總承包服務費等。

規費是根據省級政府或省級有關權力部門規定必須繳納的、應計入建安工程造價的費用。主要包括工程排汙費、工程定額測定費、社會保障費(包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醫療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等。稅金應包括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等。規費和稅金應按國家、省級或行業建設主管部門的規定計算,不得作為競爭性費用。

三、工程量清單計價的常用方法

現階段我國常用的工程量清單計價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全費用單價法,即分項工程的單價中包含了完成該分項工程所需的直接費、間接費、有關文件規定的調價材料價差、利潤和稅金、風險準備金等全部費用。全費用單價合同是典型、完整的單價合同,工程量清單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子目分項編製。另一種是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工料單價法,即按照國家、行業或地方政府建設主管部門頒發的統一預算定額,計算工程量清單上給定的分部分項的工程量,確定其直接費,再按規定利潤、計算和稅金間接費等,最後彙總上述價格計算出工程的總造價。全費用單價法是我國目前正積極推行的計價方法,這樣既可以在工程招標投標和施工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工程量清單的作用,又可以與國際慣例接軌,達到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造價,縮短工程工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