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允價值在湖北上市公司應用的分析與完善(3 / 3)

二、公允價值在湖北省上市公司應用情況概述

截至2013年4月30日,滬、深市82家湖北省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12年年報。其中,非金融類上市公司81家(滬市37家,深市44家),金融類上市公司1家。從行業分類來看,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製造業有較大幅度的增加,從2010年的45家增加到2011年的52家。其他行業,如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勢、倉儲和郵政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略有小幅度增長。而采礦業、建築業、金融業以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上市公司數量都在兩家左右,且從2010年到2012年的企業數量都保持不變。

根據湖北省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的有關數據不難看出,運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上市公司數並不多,特別是投資性房地產,2010年僅有一家上市公司運用到了公允價值計量。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與債務重組總體趨勢上有小幅度增長。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債務重組在2011年與2012年運用到公允價值計量的企業數占湖北省上市公司的總數量均未超過20%。

三、湖北省上市公司對公允價值應用信息的披露情況分析

據2010至2012年湖北省82家上市公司中按新會計準則披露要求進行披露的公司數量的統計結果顯示:近三年,湖北省上市公司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交易性金融資產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對編製財務報表所采用的重要會計政策、計量基礎等信息和以公允價值計量方法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披露都按照準則要求,然而對交易性金融資產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變動原因和投資收益的原因則不完善,仍有部分公司未對其進行披露。

投資性房地產大多數公司仍采用成本模式計量,2010年、2011年及2012年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上市公司分別有1家、2家及3家,且對公允價值的確定依據和方法,以及公允價值變動對損益的影響有較詳細的說明。這幾家公司均為近幾年改用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說明我國房地產行業的迅速發展,使得其投資性房地產的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且公司能夠從房地產交易市場上取得同類或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及其他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做出科學合理的估計,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也能夠持續可靠取得。

然而,對於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湖北省上市公司對其披露極少,有些公司對債務重組及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披露僅為“通過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確定。”和“通過債務重組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其初始投資成本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確定。”並且仍有部分公司對其完全不披露。

四、建議

根據以上分析研究,我們給予一下建議:第一,改善經濟環境,建立統一而又充分競爭的交易市場,製定和完善相關法規製度,為公允價值的獲取提供便利。第二,規範公司治理,完善風險管理體係。完善內控製度,實行崗位職責分離管理,加強審計監督,深化體製機製改革。第三,研究關於信息可靠性的披露,提高公允價值披露的決策相關性以及進一步調整公允價值在報表中的披露方式。第四,公允價值會計實務的發展與公允價值會計理論框架的構建是密切相關的,因而要致力於完善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係統性,逐步形成一個對公允價值信息披露的完整框架,使得公允價值的披露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第五,在製度上要保證公允價值的運用以及披露有法可依,針對廣泛運用公允價值帶來操作上的難度,對於公允價值的定性和定量給予明確標準,製定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公允價值披露準則。

(注:本課題組成員有:袁修英、辛後興、徐旻、趙靜靜。)

【參考文獻】

[1] 趙彥鋒、湯湘希、王昌銳:公允價值會計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 朱萍:上市公司公允價值運用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