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菲抹黑中國新伎倆(2 / 3)

延續至今的釣魚島事態是由日本一手挑起的,更不用說日本靠甲午戰爭攫取釣魚島和通過與美國私相授受炮製了釣魚島問題。日本政府的“購島”行為和在釣魚島問題上接連發表的涉華強硬表態,使得釣魚島問題“高燒不退”。同樣,日本所謂“愈加嚴峻”的安全環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日本一手造成的。近年來日本自衛隊飛機針對我國的抵近偵察活動不斷加強,近期又不斷擴大作戰飛機活動範圍,頻繁跟蹤幹擾我國公務飛機正常巡航飛行和軍機例行巡邏訓練活動,這是產生中日海空安全問題的根源。去年底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使中日關係雪上加霜。目前,安倍內閣充斥著具有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成員,其外交、防務和安全主張多保守、右傾。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不去反省自身錯誤的外交、安全和防務政策,反而借渲染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來給自己的錯誤政策和主張製造根據。中日本屬近鄰,又有密切的經貿和文化往來,在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方麵擁有共同利益,理應同中方一道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係的發展,安倍政府近來一些所謂的涉華強硬表態和姿態,隻會增加兩國的互疑,增加對話解決問題的難度,拖延中日關係的轉圜。要擺脫中日之間“經熱政冷”和“政冷經涼”的局麵,達到“政經雙熱”,症結在日本。

縱觀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所作所為,阿基諾領導下的菲律賓成了南海地區的麻煩製造者。阿基諾繼承了菲律賓早年非法侵占中國南沙8個島礁的“原罪”,上台後肆意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不斷強化在對這些島礁的所謂“實際控製”, 執意在南海爭議海域邀外資搞油氣開發,還企圖將“坐灘”仁愛礁變為實際占有。出於發展中菲關係大局考慮,中方曾於阿基諾上台後的第二年即2011年邀請其訪華,訪問取得許多積極成果,阿基諾也在多個場合表達對推進菲中關係、妥善處理南海問題的態度。但阿基諾不久自食其言,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惹是生非,這不僅違背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精神,也違反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規定,損害了地區穩定大局。阿基諾自知菲律賓勢單力薄,於是采取陽奉陰違、混淆視聽、倒打一耙、惡人先告狀等種種伎倆,嚴重缺乏通過對話與合作解決南海問題的誠意。在將南海問題提交國際仲裁問題上,菲方的根本目的有兩條:一是幻想通過國際仲裁,否定中國對南海諸島及有關海域的主權權益,永久霸占中國的島礁並開采油氣資源;二是期待在國際上製造中國拒絕接受國際規則的假象,騙取國際同情和支持,以便對中國形成國際壓力。如此說來,阿基諾饑不擇食地拿中國類比納粹德國,也就不奇怪了。

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同時堅決維護國家核心利益,二者之間並不矛盾,絕不是二選一。這一點不容置疑。如果哪一個國家認為中國強調和平發展因而會在主權爭議問題上投鼠忌器,那麼這將是十分危險的誤判。中國不會去霸占不屬於自己的哪怕一寸土地,但也決不會允許任何國家損害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中國有振興中華的雄心,有自強自立的追求,更有不斷崛起的勢頭,但中國不是過去的德國,也不是後來的蘇聯。借不倫不類的曆史暗喻來渲染“中國威脅論”,隻能暴露自己的別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