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振宇的“計算公式”(1 / 2)

王振宇的“計算公式”

人才與知識

作者:呂鳳茹

在第八屆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名單中,記者發現了王振宇的名字。王振宇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規財司預算財務處處長。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他學的是財會專業,畢業參加工作至今13年,他做的是預算管理和財會工作。財會離不開數據,數據離不開計算,計算離不開公式。王振宇的工作業績,也可以通過將他的事跡代入“公式”中從而準確地“計算”出來。

專業+專注=專長

王振宇是中醫藥管理局最年輕的處長。談及工作和成長經曆,他用“幸運”概括,一是趕上了中醫藥快速發展的良好時期,二是中醫藥管理局對年輕幹部充分信任、大力培養,三是財務處是個有朝氣出戰鬥力的團隊。

王振宇領導的財務處,連續13年在決算工作中受到財政部的表彰,2013年的績效管理工作,獲得財政部頒發的一等獎。這些成績的取得,“幸運”一詞難以解釋通。透過王振宇的謙遜,記者認為局裏一位司長的評價更貼切:“因為專注,所以專業;因為專業,所以專長。”王振宇和他的團隊將所學專業與崗位職責緊密結合,順應發展趨勢努力創新,在平凡的崗位上取得了不同凡響的業績。

2009年中醫藥管理局規劃財務司建製時,預算財務處隻他一人。隨著財務處人員的增加,處室職責的擴展,王振宇將建章立製工作提到日程。積累工作經驗,製定了預算財務三級審核製度,為了保障資金安全,使財務工作更加規範,他推動建立了財政資金預算管理、執行監管、檢查和服務機製,使工作開展起來有章可循,透明高效。

對於中央轉移支付中醫藥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控,是王振宇所在處的一項重要職責。由於基層單位多,項目多,給管理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也給監控增加了成本,且效果並不理想。如何提升監控工作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始終困擾著王振宇。受財政部國庫監控係統的啟發,2010年,王振宇提出了建立全國監控通報平台的設想,在管理局信息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設計、論證、改進,請專家突破了技術上的難題,於2011年在15個省試點,2012年底正式推廣運用,覆蓋管理局和32個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與此同時,支持省級中醫藥管理部門建立平台,監控範圍擴大至各省的基層單位,初步形成了基層單位—省級—國家級統一的信息監控機製,有效推動了中央轉移支付地方中醫藥項目的預算執行管理。

王振宇努力創新建立的平台和機製,引起了多方的關注和興趣,許多行業和部門前來請教和學習。而王振宇帶領著財務處,針對運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斷地完善著機製,改進著平台。

紅細胞+白細胞=康健

談起自己所從事的財務工作,王振宇結合醫學專業術語將其作用形象地比喻成紅細胞和白細胞,“白細胞是起免疫作用的,紅細胞是增加身體營養的。隻有在白細胞發揮免疫功能的基礎上,努力增加紅細胞,提高養分的供應量,才能讓肌體更加康健。”

如果說,規範財務工作,建章立製,打造監控平台,加強監管,把現有的財政撥款用好、用足,提高現有“存量”的使用效益,這些是讓白細胞更好地發揮免疫功能的話,那努力籌措資金,多方爭取財政支持,積極創造中醫藥事業資金投入的“增量”,就是增加紅細胞,提升供氧量。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基於西方醫學一統天下的單一格局,沒能很好地發揮傳統醫藥作用,提出設立國際傳統醫藥部門。消息傳出,日本、韓國包括澳大利亞、美國等國家,競相采取措施,不惜代價搶占“製高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了解相關情況後,計劃形成國家支撐項目,以便將傳統醫藥的“話語權”掌握在我們國家的手中。任務明確後,王振宇陪同國際司負責同誌赴財政部爭取財政支持。他們懷著極高的熱忱,提出“能與西方醫學抗衡的唯有東方醫學,而在東方醫學中,最有實力的當屬中國源遠流長的中醫中藥”觀點。隨之,輔以大量的論據支撐這一觀點。讓大家感到吃驚的是,王振宇,這個負責預算財務工作而對於中醫藥應為外行的年輕同誌,講起中醫藥的特點、優勢和功效,竟然如數家珍,分析起項目的重要意義,頭頭是道,讓人不得不折服。經過兩任總理的批示,項目得以確立,目標得以實現。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傳統醫藥部門的負責人正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派出的一位司局級領導幹部,這對在全球弘揚我國傳統的中醫中藥、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