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王振宇的“計算公式”(2 / 2)

科學設立項目,爭取財政支持,王振宇積極做這項工作,並非簡單地被動地完成工作任務。在完成財務工作的基礎上,他努力學習中醫藥知識,了解中醫發展曆史,掌握全國的中醫藥情況,使他從意識深處認識到,中醫藥領域,有許多應花代價進行承繼和弘揚的項目,也有不少亟待梳理和“搶救”的方麵。為此,他與管理局業務司的同誌一起,滿懷激情地投身於爭取項目資金支持的工作中:2011年,開展了對全國中藥材資源進行普查的項目,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摸清了家底,掌握了產量和存量的動態數據,建立了一批道地和珍稀藥材的種質資源庫和種苗繁育基地。2013年,“中醫流派傳承”項目獲批,第一批60家獲得批準,有力地支持了傳承三代以上的有獨特的診療手段的流派;再有,於3月至6月設計推動的“中醫預防保健”項目與國家9月份出台的健康服務業的政策不謀而合,在衛生行業和中醫領域引起了強烈反響;還有,為16家中醫臨床基地爭取了內涵式發展資金,集成優化現有中醫藥防治重大疑難疾病的技術方法和經驗模式,建立中醫藥防治14種重大疑難疾病的臨床防治中心……王振宇配合業務司局增加的“紅細胞”,提供了大量“養分”,有力地促進了中醫藥的發展。

投入+熱愛=出色

王振宇大學畢業找工作時,正值經濟大潮波濤洶湧,絕大多數同學都把目光投向外企和經濟部門,他也不例外。在他與深圳的一家外企已經簽約正在辦理戶口時,公務員考錄工作有了結果,他被中醫藥管理局錄用了。麵對選擇,他最終決定留在北京發展,為此,他還向那家外企交了違約金。

現在,談起這件事,王振宇非常慶幸自己當年的選擇。他報考公務員時,對中醫藥領域並不了解,隻是財務工作這一崗位與他的專業對口而已。可是,隨著工作時間的延長,對中醫藥更加了解,見證了在西醫束手無策時中醫起死回生的奇跡,對中醫中藥在預防、治療、保健、養生等方麵的作用有了從感性到理性的深刻認識,他被中醫藥的魅力吸引、折服,可以說達到了熱愛的程度。於是,在他取得了財會專業的博士之後,又開始攻讀中醫藥文獻學的第二博士學位。

王振宇通過工作中的自學和參加專業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中醫藥的“行家裏手”。而對財會專業,他更是不斷向深處掘進,除讀了碩士和博士學位外,還考取了財政部舉辦的全國會計行業領軍人才後備班,並憑借出眾才華和能力,成為了財政部醫院會計製度改革、醫院財務製度改革專家組專家,從2009年開始,對醫院會計製度進行改革。專家組可謂一流專家雲集,不少同誌都是綜合性醫院的有著多年實踐經驗的管理者,但王振宇帶著一股求真和不服輸的勁頭,深入思考,刻苦鑽研,提出了涉及醫改、資本化管理及權責發生製的關鍵問題,讓長期以來中醫醫院管理處於弱勢的偏見得以扭轉。也許,僅僅對舊的製度提出問題還不足以令人信服,關鍵是設計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讓中醫藥會計界深受鼓舞的是,王振宇在提出問題的同時,就拋出了解決方案,並經過論證被認為確實可行,被專家組認可采納,資本化管理和修正的權責發生製方案寫入了201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製度中。

王振宇的工作業績是顯著的,學習和研究的成績同樣是出色的。由中醫藥管理局人事司提供的書麵事跡材料上,列著他從2009年至2012年四年間在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其中一篇關於醫院會計製度改革的文章,提出了“為社會資本進入公益性醫院預設相關科目”的觀點,其必要性與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積極發展混合型所有製經濟”很是契合,不能不讓人佩服他的前瞻性。

在中醫藥行業做預算財務工作,王振宇的發展目標是,做優秀的會計和優秀的中醫藥人。李克強總理在接見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代表時指出,能夠親身參與國家現代化建設的偉大進程,既是難得的人生際遇,也是共同肩負的重大責任和使命,並勉勵大家做促進改革、依法履職、勤政廉潔的人民公仆。為此,王振宇在取得了不凡業績後,繼續投入著付出著努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