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快推進城鄉醫保製度整合(2 / 2)

其次,必須穩妥有序地促進醫保製度的公平。我國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製度,是在曆史形成的城鄉差距的背景下進行的,這就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個繞不開的問題,即在整合中如何正確處理差距與公平的關係。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即使在製度整合初期會存在城鄉差距、貧富差距,但若無製度整合則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醫保公平,因為製度的分割必然是醫保權益的不平等。因此,不應當以製度整合初期的差距為由拖延製度整合,但必須在製度整合的同時穩妥有序地提升製度的公平性。近年來,我國在這個問題上從理論到實踐都有重大突破,如不分城鄉、貧富,人人都有公平的參保機會;城鄉醫保整合後,農民不再被束縛在新農合縣級統籌,隻能選擇縣醫院,而是與市民一樣可以自主地選擇地級醫院定點就診,與市民一樣可以有條件地進行轉診轉院;可以與繳費同檔的市民享受同樣的待遇;等等。當前急切需要引起關注的是,由於醫療衛生資源布局的城鄉失衡、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失衡,農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民醫療負擔要比市民重得多,所享受的基本醫療服務差距很大,這是政府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長期不合理的結果,為此,要從地區統籌與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視角,加快醫療衛生資源合理布局的調整步伐,為城鄉居民享受日益公平的醫療保險服務創造條件。再如,在權利義務相對應的社會保險原則下,城鄉困難群體與高收入群體如何在醫療待遇上體現公平亦值得妥善解決,因為一些地方在分檔次繳費的情況下,困難群體隻能選擇繳費少的檔次並享受偏低的待遇,但他們與高檔繳費者患同一種疾病、采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所花的醫療費是一樣的,顯然,困難群體的醫療負擔重得多。為此,亟待建立基本醫保與醫療救助和補充保險的有效銜接機製,通過多種方式來減輕困難群體的醫療負擔,以此實現城鄉居民疾病醫療實際保障水平的公平,各地在設計製度整合方案時需要統籌謀劃多層次醫保政策的銜接聯動作用,同時有計劃地不斷縮小分檔繳費的檔次,在製度整合的基礎上逐步向繳費義務平等、醫保待遇平等的全民健康保險製度邁進。

再次,必須積極探索和推進醫保機製的創新。在比較一些地區的醫保發展與製度整合實踐效果後發現,如果沒有醫保機製的創新,仍然難以達到提高效率並實現製度良性發展的目標。因此,應當優化團購機製,即將一個製度下的城鄉參保人形成一個強大的采購集團,通過“團購談判”購買物有所值、質優價廉的醫療服務,使“團購談判”機製成為祛除浪費與藥價虛高現象的一張王牌。同時,在就醫人次、定點醫藥機構、基金支付規模等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通過強化並創新監督機製來規範就醫和診療行為,確保基金安全和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率。在分檔繳費的政策下,除了運用醫療救助及其他資源加以彌補,還需要有新的機製來引導參保人從個人和家庭的承受能力出發,對就醫行為作出理性選擇而不是逆向選擇,讓分檔繳費成為一種正向激勵。此外,在支付政策方麵,隨著監管重點由醫療機構延伸到醫師的醫療服務行為並同步延伸到醫生的收入分配,讓醫生能從提質提效、降低成本節省的資金中得到回報,等等。所有這些,均需要通過醫保機製創新才能實現。

(作者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