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執政與行政
作者:本刊記者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問題事關千家萬戶,人才培養質量直接決定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能否達成。在“改革元年”的春風即將吹綠神州大地之時,本刊記者帶著各界關注的教育領域的問題,采訪了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
◎ 記 者:對照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該如何理解?
袁貴仁: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自覺圍繞這一總目標,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建設,突出製度建設和製度執行力,以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為核心,以推進管辦評分離為基本要求,以轉變政府職能為突破口,建立係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製度體係,形成政府宏觀管理、學校自主辦學、社會廣泛參與的格局。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簡政放權、創新方式,把該放的放掉,把該管的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重點履行好把方向、促公平、調結構、推改革等職責。學校自主辦學,就是要落實學校辦學主體地位,明確學校的權利責任,推動學校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重點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加快建設現代學校製度。社會廣泛參與,就是教育質量要接受社會評價、教育成果要接受社會檢驗、教育決策要接受社會監督,最大限度吸引社會資源進入教育領域。
把方向,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 記 者: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做好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工作,始終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針對此要求有哪些舉措?
袁貴仁: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和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充分反映中國特色、民族特性、時代特征的價值體係。具體措施有: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完善深入開展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三愛”教育的長效機製;全麵開展節糧、節水、節電“三節”活動,從各級各類學校抓起,營造勞動光榮、節約光榮的濃厚校園文化氛圍;大力開展誠信教育,將學生誠信表現記實性寫進成長記錄,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有效製度。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堅守我們的價值體係,堅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必須發揮文化的作用。要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闡發,出台《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打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文化根基。完善“青少年誌願服務製度”,將學生在學期間參加誌願服務,納入學校教育質量綜合評價體係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標。要加強和改進體育美育工作,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要部署和推進各類課程改革,研究製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係和學業質量標準,對各學段育人目標和各學科內容設計提出具體要求,加快修訂各類課程標準,做好教材編寫工作。
促公平,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
均等化
◎ 記 者:教育公平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有別於以往的改革,此次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推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方麵有哪些新的做法?
袁貴仁:基本公共教育服務是政府公共服務的底線,也是教育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首要的是要在教育公平上多想辦法、多做實事,用教育公平重新審視體製機製、評估政策措施、創新製度規則,不斷提高教育公平水平。
要堅持兜底線,保障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上。抓好貧困地區教育,研究實施“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發展規劃”,編織貧困地區兒童成長安全網;重視農民工子女教育,把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流入地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範疇;做好隨遷子女在當地升學考試工作,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係;支持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啟動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提高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覆蓋率;高度重視殘疾人教育,全麵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要堅持保基本,使每一所學校都達到基本辦學條件。加大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力度,全麵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提高農村中小學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辦好村小和教學點;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鄉村學校和教學點教師提供生活補助,使優秀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要堅持上水平,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創新學校管理模式,實行公辦學校標準化建設,加大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力度,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進一步提高農村學生進入重點大學的比例,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擴大“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規模,調整完善招生規則,讓更多優質高等教育資源惠及農村學生;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麵,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