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交往需求得不到滿足,隻能借助想象來填補,用想象來充實精神世界,用想象去理解事物,用想像去認識朋友。所以,他們常常生活在一個不真實的內心世界裏,生活在誤會和曲解中。

(7)追求完美

由於害怕別人對自己過低的評價,害怕別人小看自己,所以,他們往往過分地苛求自己,不能容忍自己的錯誤,做事過分認真,追求完美。害怕失敗而狂熱地工作,常常是自卑者的特點。

(8)拒絕批評

他們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他們渴求別人的認可,但又認為表揚不應該屬於自己,麵對表揚,他們會無地自容。他們常常自我否定,自我批評,但又特別害怕別人的批評。來自老師或自己非常敬重的長輩的嚴厲批評,會把他們進一步推向自卑的深淵。

4.孩子自卑心理的危害

孩子的自卑心理產生後,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糾正,那麼會對孩子的學習生活產生無法估量的危害。自卑感一旦產生,就會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人際關係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自卑感的產生會帶來一係列消極的影響,主要表現在:

(1)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

由於自卑心理的作用,從而打擊了孩子的上進心、自尊心,使其變得膽小怯懦、不敢表現自己,停止了發展自己。不僅如此,還會產生一種錯誤的心理定勢。所謂心理定勢又叫心向,它是人們在感知評價客觀事物時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準備狀態。心理定勢對人的心理活動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一旦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定勢,就會造成一種障礙,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如有的同學說,由於自己牙齒長得難看,當他講話時,好像每一個人都在用蔑視的眼光來看他;還有的同學談到,由於學習成績不好,每次走進教室,他感到全班同學都在盯著他,以致他兩腿發軟。這些都是自卑感所帶來的錯誤心理定勢,使自卑者形成一種近乎病態的敏感。

(2)引發人際關係的障礙

一方麵,自卑者變得敏感多疑,總是覺得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嘲笑自己,因此往往以一種消極或錯誤的防禦形式來保護自己,獨來獨往,不敢與別人正常相處。加之,不善於自我表現和孤獨的自我封閉,會給別人造成不佳的印象,從而出現了人際交往障礙。另一方麵,有自卑心理的人易產生“暈輪效應”,即以偏概全、以點概麵,隻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視了自己的優點,這樣就形成消極自我評價的惡性循環。表麵上,他們常貶低別人、排擠別人以減緩自己的內心壓力,從而造成人際關係的不和諧。

(3)帶來心理與行為上的困擾

自卑感強烈的人,心理脆弱,經受不起挫折,適應力差,性格抑鬱沉悶,遇事往往自愧無能、自歎弗如,老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識經驗和才幹,辦事或者膽怯畏懼、踟躕不前,或者稍遇困難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毅力,甚至對那些本來稍加努力即可完成的任務,也往往認為無法辦到而半途而廢。

因此,一個人若被自卑感所籠罩和統治,他的精神活動就會遭到嚴重的束縛,從而使聰明才智和創造能力受到嚴重的壓抑,無法發揮自己的作用。這種心理長期發展下去,就會導致一個人頹廢、落伍、心靈扭曲,甚至產生錯誤的人生態度。

5.孩子自卑的預防

看到這裏,相信每個家長都急切地想知道怎樣克服孩子的自卑心理。在這裏,首先勸大家不要著急,任何一種問題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防患於未然。在看到這麼多後,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怎麼樣預防這種最壞結果的產生,而不是一上來就把問題想的那麼糟糕,最好讓孩子永遠也不要產生這種心理。所以,作為家長,要非常清楚一些過激的語言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要做自我調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子女,對孩子的要求要適度,要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講究教育的方法和藝術,要有耐心。

(1)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