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銀行限製向國外實體轉賬的地區,例如在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阿根廷、尼日利亞和巴西等國家,LR一直是各公司首選的支付方式,通過LR這個支付渠道,用戶可以安全地支付資金和接收支付,而無需透露他們的賬戶號碼和身份,以繞開外彙管製。而在這些交易者麵臨轉移資金難題的國家,LR的使用讓外彙經紀商從其廣泛的接入中受益。
“我自己是去年開始買比特幣時接觸到LR,平常做國外付費廣告業務也用這個平台轉賬、收款等。還有一些外貿公司也會用到。”彭蘊強稱“可以用支付寶或者網銀把人民幣給在線兌換公司,讓它幫忙充值到LR賬戶。淘寶上也有人做,不過淘寶公司對此是嚴厲打擊的。”
在LR兌換過程中,交換比例由兌換公司製定,它們通過賺取買賣差價得到利潤,在量上不受限製,“LR交易政府管不到,而通過銀行接收國外彙款的話,個人每年最多隻能5萬美元。”王輝說道。
另外,彭蘊強提到買比特幣時接觸到LR,是因為像Mt.Gox等主要的比特幣交易商都支持LR。用戶可以把賬戶上的LR美元充入Mt.Gox購買比特幣,也可以把售賣比特幣獲得的美元轉入LR賬戶。
“這一通路也是一些外彙管製國家用戶買賣虛擬貨幣的隱蔽路線:先通過地下途徑使用本國貨幣購買LR美元,然後把LR美元兌換成比特幣交易平台使用的美元。這一路線雖然不如直接地下購買交易平台美元簡便,卻更穩定、安全,有時費用也會更低廉。”一位專注於虛擬貨幣研究的業內人士稱,“其實很多人主要就是為了比較方便逃脫外彙監管,做的都是正當的交易。”正因如此,這幾年LR處理著大量不受各國政府監管的彙款交易。
監管
“該域名已被美國檢方接管。”這是目前點開LR網頁唯一能看到的信息。現在 LR 所有服務已經停止,LR 用戶的資金也因此長期凍結, 這些用戶的損失總額可能高達上億美元。
“LR的倒閉再一次證明缺乏監管電子貨幣的脆弱性。我們再次提醒外彙交易者選擇安全可靠的電子貨幣,大額彙款選擇銀行電彙。並建議大家以後不要再使Webmoney、Perfect Money之類的電子貨幣,資金安全最重要,不應太在乎手續費。”事發當天,國內某外彙交易服務網站上便掛出了這樣的告示,可以說,此次LR倒閉給了外彙交易者一次血的教訓。
“LR的關閉會給很多人、公司造成大量損失。中國使用LR的人也相當多,也會有很多受害者。”王輝說道。至於自己損失的那些錢,王輝表示不抱希望,“當作一次教訓吧”,“我打算用webmoney代替,不過這個交易成本高一些,也相對複雜一些”。
而彭蘊強則表示,“準備聯合各位網友起訴LR公司,責令其在2個月內歸還用戶賬戶資金;美國可作為第二被告,責令其解凍並退還合法賬戶的資金。”不過,他也很清楚此事的難度太大,“除了我呼籲外,目前大家竟然沒有采取什麼行動,都在等待;美國政府還沒有消息,我打算去白宮請願,不過本人非意見領袖,影響力有限。”
相比個人用戶,一些基於LR的兌換公司或外彙經紀公司或將麵臨更大的困難,有部分公司為保證自己的信譽和持續經營,自己先將客戶的資金墊付。
哥斯達黎加已有機構在組織一係列行動,協助合法投資者和客戶回收其在LR上的資金,不過這注定將是一場困難的持久戰。
“更加引起業界擔憂的是,前一周還有至少5個電子貨幣兌換機構的網站無法訪問。這很有可能意味著此時的LR事件並非孤立行為,有關當局對匿名電子貨幣的監管重拳已經砸下。”上述專注於虛擬貨幣研究的人士稱。
LR網站關閉後,美國執法部門警告稱虛擬貨幣應更為勤謹地遵守反洗錢規定,使網絡愛好者們紛紛猜測數字貨幣業務將成為檢方眼中的下一個目標。公眾的關注點正不可避免地轉向虛擬貨幣界寵兒—比特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