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互聯網洗錢新模式(1 / 2)

互聯網洗錢新模式

金融

作者:陳虹霖

“liberty reserve會被關閉!”5月初,這樣的傳聞便在小圈子裏迅速傳播,當時很多人都將信將疑,對這家運營了七年、在電子支付界大名鼎鼎的公司依然保有信任。

直到5月24日,liberty reserve(下稱LR)創辦人Budovsky被指控洗錢,並在西班牙被警方逮捕。當天已無法登陸的LR官方網頁,讓用戶不得不接受現實。

“我還有不少錢在裏麵忘了取,基本上不可能取出來了,隻能認栽。”熱衷於炒彙的王輝(化名)稱,後悔自己沒早些聽到風聲把錢轉出。

這也成為近期電子支付行業最為重磅的新聞,這起號稱史上最大規模的網絡洗錢案,涉及金額達60億美元,調查波及17個國家、100萬用戶,其帶來的後續影響可想而知。

在5月初,LR因卷入另一宗案件才被暴露,繼而遭到查封。當時,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檢方指控8人涉嫌使用偷竊來的預付借記卡在紐約的自動取款機中竊取約4.5萬美元,而其中至少一人就通過LR來“清洗”贓 款。

5月28日,美國聯邦檢察官正式對七名涉案人(LR公司的核心成員)發起了刑事指控,主要罪名為洗錢,以及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渠道、經營未獲許可彙錢業務等。

美國檢方表示,該公司為近100萬使用者處理至少5500萬筆非法交易,資助了各種類型的在線犯罪活動,包括信用卡詐騙、竊取個人信息、投資欺詐、電腦侵入、兒童色情以及毒品販運等,是全球網絡罪犯對其非法所得進行分發、儲存和洗錢的主要渠道,“事實上,這個組織已成為網絡犯罪世界的金融中心”。

LR轉賬的黑錢則流向了全球各地,美國檢方稱已經控製了在哥斯達黎加、塞浦路斯、俄羅斯、中國、摩洛哥、西班牙、拉脫維亞、澳大利亞和美國的45個非法賬戶。

而據LR網站的曆史資料信息,該公司至少同35家貨幣中轉公司存在聯係,其中第三方機構PayPal、Western Union、MoneyGram,信用卡公司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花旗全球速彙通均與LR存在交易記錄。

LR通道

實際上,美國執法部門多年以前就在追蹤Budovsky運營的洗錢網絡。2006年,他在美國運營一家資金交易公司Gold Age,由於運營未經授權的資金交易業務、幫助洗錢等被判處5個月有期徒刑,當年的涉案金額僅3000萬美元。

此後,Budovsky放棄了美國公民身份搬到哥斯達黎加,並在當地開創了在線支付公司Liberty Reserve。可以說在它成立之初,其一係列的設計便注定了與黑錢脫不了幹係,7年後其涉嫌洗錢金額高達60億美元,而這一切源於它匿名交易帶來的吸引力。

使用LR轉賬,用戶隻需要提供姓名、地址以及出生年月日,LR方麵並不對用戶身份進行驗證。用戶通常使用假名開賬戶,這些假名包括一些公然違法的名字,例如“俄羅斯黑客”和“黑客賬戶”等。而LR對每筆轉賬隻抽取1%的傭金,並額外收取75美分“保密費”讓交易無法追蹤。

此外,為避免交易過程留下書麵財務記錄,LR還依賴第三方“交易人”來完成客戶的交易。客戶不直接向LR賬戶充值,充值、提現以及支付工具之間的兌換,都是靠第三方兌換中介來完成。這使犯罪所得資金可以在全球範圍內任意轉移,不留痕跡。

在美國檢方看來,這些設計都是為了迎合犯罪分子的需求,並把他們團結成LR的黏性用戶。

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基於LR的交易都涉嫌犯罪。在王輝看來,LR是毋庸置疑的高效、安全的支付方式,“它手續費低廉,並且身邊很多朋友都用,沒多想,也根本不會把它和洗錢聯係起來。”不少小圈子、朋友之間的承兌也會選擇使用LR,有的時候,大家就是想多換點美元。

另一名LR用戶彭蘊強(化名)稱,在國內LR大概在 2010年左右開始比較流行了,第一波使用的主要還是做外彙交易的人。

匿名性加上轉賬費用低廉、付款即時生效,使得LR在外彙交易領域大受歡迎,成為最流行的出入金方式。在不少外彙交易者看來,LR的關閉非常可惜。“LR一直是外彙交易最方便的出入金方式,成本也最低,國際上在外彙交易者中,LR一直比paypal、moneybookers、webmoney、perfect money 更流行,交易規模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