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育兒案例解析(3)(2 / 3)

完全可以肯定地說,小魚媽媽在培養寶寶健康成長的的過程中,心態較為開放,社會化意識是非常清晰的,她知道無論自己有多辛苦,小魚有多不習慣,但遲早要把寶寶帶到集體和社會環境中,而且她也及早地行動了起來,主動報名參加了廣場舉辦的親子活動。

每個寶寶天生都有自己的氣質類型,在家裏總會表現得淋漓盡致,通常也被父母體貼入微地關心愛護。通常來說,父母即使感覺到了寶寶有時不太好相處,也都盡力忍耐,覺得寶寶還小,不跟他一般見識。

然而,寶寶一到了外麵,就一下子顯現出他們的優點和不足了,有的脾氣急,有的性子慢,有膽大的,也有膽子小的,有的活潑開朗,有的愛哭愛鬧,有的動個不停,有的很安靜,有的敏感些,有的遲鈍些,身體力量的強弱也各有不同。力氣大將來可以幫助老師和同學多做些事情,這樣的寶寶早年時往往會先展示一下搶玩具的“本領”,引起一場場衝突;還有的寶寶竟然力氣大膽子小,在家裏挺厲害,一出門卻總受欺負,不是挨打就是被搶走手裏的玩具;還有的寶寶都不願往小朋友們中間靠攏,真是急壞了父母,更讓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心急如焚。

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寶寶進入社會更加如魚得水呢?由此父母們更要覺醒,及早讓孩子進入集體活動場所,讓寶寶接觸更多的人群,遇到更多的挫折,尋求更多的交往經驗,而不是長期在家裏守著護著。越晚出去寶寶適應社會的能力就越弱,你越接受社會,社會越是接受你和你的寶寶。小魚媽媽行動算是早的,連她都感歎寶寶一開始表現得如此膽怯,真不該把寶寶老關在家裏了。

不是所有的寶寶都能像小魚那樣幸運,所以,建議所有媽媽心態都能逐漸開放起來,及早喚醒寶寶社會化意識,及早行動,帶著孩子多參加一些有益的親子活動,或考慮一下參加各種親子園,陪伴寶寶一起成長。

遇到挫折也不能放棄

還好小魚適應能力強,看著別人玩了一會兒後,開始不排斥了。我也趕緊趁熱打鐵,和她在上麵玩起遊戲來。小魚的拘束感慢慢不見了,在我們的鼓勵下恢複了在家活潑的樣子。

玩了十來分鍾後,小魚的膽子越來越大,她已經不再隻圍著我們轉了,開始注意旁邊的小朋友。有個小姐姐很喜歡她手裏的氣球,鬧著要,她居然很大方地分了一個給別人,我們很開心,誇她很大方,客氣地邀請小姐姐和小魚一起玩。小姐姐正要伸手接過氣球,她的家長卻替她說了聲謝謝就走開了。看著小姐姐走開,小魚好像挺失落的,但畢竟是孩子,一會兒就注意別的東西去了,倒是我們大人替她難過了好一會兒。

在小魚媽媽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小魚似乎感應到了來自媽媽的期待和力量,也似乎熟悉了周圍的環境,至少她認為不是那麼“可怕”了,所以她安心地玩了起來,而且膽子越來越大,開始注意周圍了。隻有那些內心安全,得到愛的滿足的寶寶們,才肯打開自己的內心,走出內心,接觸外麵的世界外麵的人。

想必媽媽最初看到女兒膽怯的樣子也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焦慮,可小魚媽媽並沒有在此跟我們過多地描述她的內心活動,但敏感的父母分明可以感受得到,她在那短短的十幾分鍾內為了小魚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心血,同時,看到小魚這麼快適應環境,如雨過天晴一樣,她的心裏該有多麼舒暢,可憐天下父母心。

關於“獨”的一點反思

不愧是小魚媽媽的女兒,小魚的心態也很開放,落落大方地分給了小姐姐一個氣球。學會與人分享是社會交往中很重要的一種能力,小魚感受到小姐姐的需求,寧可自己少一個氣球,也要讓小姐姐得到快樂,表現得一點兒都不“摳門”,這樣的寶寶長大後能得到朋友的愛戴和尊敬,同時,她自己也能從友誼中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安全感,與人分享是很優秀的美德。

本來一切都很順利,近乎完美,然而,困擾還是出現了,小姐姐不但沒有拿到氣球,而且被她的媽媽直接領走了,害得小魚媽媽替女兒難過了好一會兒。在這裏,要提醒小魚媽媽以及類似境遇的媽媽們:任何一種經曆都是一種寶貴的體驗,寶寶要獲得友誼,也會遭遇失落,春夏秋冬般的情感在寶寶心中長年流動,並且得到安慰、保護及正確引導,寶寶的心理才會更加健康和成熟起來,抵抗風雨的能力才會更強。感謝上天讓寶寶經曆這樣一次回絕吧,小魚媽媽再遇到類似情況一定要堅持住,別露出太多難過的痕跡,否則,那痕跡會留在寶寶心裏,那就真的對寶寶影響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