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蔣錫培:你的企業能走多遠?等(1 / 2)

蔣錫培:你的企業能走多遠?等

資訊

遠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蔣錫培在個人博客上談及個人和企業管理等話題,頗有見地,以下為您整理分享一二:

如何處理企業與員工的關係?

關於企業與員工的關係管理有兩種說法:一是你希望員工怎樣對待顧客,你就該怎樣對待員工;二是如果你不直接為顧客服務,那麼你最好為那些直接給顧客提供服務的人提供優質服務。在遠東,企業與員工的關係也內部市場化,下一道工序永遠是上一道的“客戶”,一層一層遞進,通過市場營銷提高人力資源價值。

怎樣聰明做事?

我們常常會遇到的事有三種:一是不能不做的事;二是不能做的事;三是能不做的事。人之所以會無所事事甚至走向歧途,是因為他們沒有全心全意地做好第一種事,卻把時間都浪費在了第三種事情上,或是在第二種事情上忘了原則與底線。

你的企業能走多遠?

企業能否走遠,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團隊中容不容得下多元化的聲音。如果整個團隊,在任何時間對任何問題的看法都是一致的,很抱歉地告訴你,這很難說得上是一個好團隊。大家都說好,恐怕真沒戲。我們要尊重、重視不同的聲音。多元的聲音在一起經過碰撞後,轉化成一致的行動,是企業的競爭力所在。

緣心 摘自 新浪博客

有時候違抗命令

是最高的忠誠

人人都愛《逃離德黑蘭》,這部鬧劇同時歌頌了好萊塢和愛國主義。由於任務過於危險,幾乎無法完成,當中央情報局的特工Tony接到一條命令,要求他放棄營救6名美國大使館的官員撤出伊朗時,他應該服從命令還是違抗命令?

他違反了命令,繼續執行計劃,並且將每個人都活著救出了伊朗。觀眾為他大聲歡呼。但有多少人有著同樣的勇氣?有多少員工會自作主張違抗命令,隻是為了做正確的事?

所有心理學的證據都表明,人類在很大程度上是聽話的。實驗表明,即使聽話沒有獎勵,不聽話也不會受罰,仍然有大約65%的人選擇服從命令,即使這些命令明顯有違道義。所以Tony的做法從很多角度看都是極不尋常的。

其實,企業迫切地需要那些在被要求做錯誤的事時會拒絕的人:銀行需要拒絕操縱利率、拒絕為販賣洗錢或者向負擔不起的人提供按揭貸款的人;醫藥公司需要員工能夠在產品沒有達到足夠高的標準時挺身而出;醫院需要從護士和醫生那裏了解他們看到自己的同事沒有盡忠職守的情況。

我們通常將這種人稱為告密者。但他們實際上是每一家公司的早期預警係統,前提是這家公司的管理層有足夠的才智讓他們發揮這樣的作用。他們是會讓每個人都感到驕傲的人,因為他們有勇氣去做Tony所做的事:推翻一個錯誤的決定。

程樂一 摘自 世界經理人網

6-10人的團隊最高效?

什麼樣的團隊管理,才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個人能力?調查發現,6-10人的團隊人均能量值最高。我們將團隊人均能量的評價指標分為5項:團隊目標、成員交流、成員定位、相互支持、團隊績效。

5人以下的微型團隊,成員清晰理解團隊目標且保持一致,成員之間溝通順暢,相互支持。團隊規模小,話語權更有可能被團隊中擁有權力的成員掌握,隻要目標正確,就能夠快速發展。

6-10人規模的團隊,成員之間有很多的互動機會,團隊氛圍良好,更容易融為一體,形成更強的凝聚力。在良好的團隊氛圍下,團隊成員工作技能發揮更充分,輸出良好的團隊績效。從人均績效看,這一規模的團隊是表現最好的。

當團隊規模上升到10-20人時,成員由於親疏關係,有可能形成2-3個小團隊,不同小團隊之間會形成自己的子目標。由於管理幅度的限製,團隊領導無法再兼顧到每一個成員,會有成員感到被孤立。

事實上,最佳團隊規模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數字,會受更多的因素影響,如團隊工作的單一性,即分工的細致程度,工作越單一團隊規模就可以越大;如團隊成員的性格與經驗,性格越沉穩,經驗越少,團隊規模就可以越大。

此外,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團隊領導,權威型領導在小團隊中發揮的作用最明顯。大規模團隊中,團隊領導最關鍵的是要清楚兩點:自己的管理邊界;團隊成員的能力與性格。要把最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上,自己做好協調工作。

緣心 摘自《中國新時代》

團體麵試行得通嗎?

美國一家企管顧問公司ActionCOACH在求才時,都是采用團體麵試的方法。公司相信,團體麵試擁有許多優點,包括公司不用一個一個跟求職者慢慢談,能節省時間;有機會觀察求職者在團體中與其他人互動,以及麵對壓力的情況;可以同時比較求職者,篩選過程更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