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禁果逆反心理,孩子還有自我價值保護逆反。自我價值保護,簡單的說,就是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追求去生活,這種生活應該是自由的,任何人不能幹涉和破壞。而做父母的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不顧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在場的人是誰,隻要見到孩子的毛病就劈頭蓋臉一頓訓斥,總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標準做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你的批評是對是錯,都大大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有的父母愛在外人麵前“謙虛”地評論自己的孩子:“這孩子學習成績總也上不去,腦瓜子跟我一樣,像個榆木疙瘩,不開竅,沒啥出息!”父母對孩子的貶低和否定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會在他們的心靈裏留下難以愈合的精神創傷。
【情景再現】
豪豪想把剛剛脫下的T恤衫疊起來,他拿起T恤衫的肩部,翻過來,把袖子卷上,媽媽過來告訴他從下擺疊起更方便,並且皺褶也少一些,豪豪卻固執己見,說“所有的孩子”都穿有皺褶的襯衫。不一會,兩人便大聲吵了起來,豪豪把T恤衫揉得皺巴巴的,一把扔到地下,氣衝衝地跑了,他媽媽意識到,“可怕的青春期”開始了。
一般來說,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是由於父母或老師在教育的過程中過多地看到了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孩子的優點,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如果我們對孩子多表揚一點,多鼓勵一點,多信任一點,也許孩子的逆反心理會減輕些,教育者對孩子不正確的評價往往容易導致孩子自暴自棄。
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青春期是令人煩惱的過渡年齡。父母若教育不當,會嚴重影響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其實,孩子在這個年齡隻是追求自己的獨立人格而已,他們也願意接受父母的指導。那麼如何正確對待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呢?
第一,尊重與信任孩子。把孩子當作朋友,平等對待,如果隻是嘮叨打罵,孩子是不會把你的話放在心上的,心理上容易產生反感。其次要冷靜分析孩子出現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父母方麵的原因,就應注意改進,父母要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無理取鬧,則可采取冷處理的方法,對其逆反行為不予理睬,事後再進行教育,否則隻會把事情搞得更糟。還可利用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使孩子服從正確的教育。不要對孩子抱有成見,也不能壓製孩子獨立的意識。
第二,接受孩子的想法。不要對孩子的每件事都指手畫腳,這隻會造成孩子的反感。兒子留了披肩發或是女兒用了一種新的化妝品,最好還是把這當做一種無害的時髦而予以接受。
第三,成為孩子的朋友。父母應成為孩子的朋友,相互信任,共同享受快樂,但這種友誼不應包括地位的“平等”。父母應是船長,應該認真聽取船員的意見,但最終決定航向的仍是父母。
第四,建立統一戰線。在處理孩子的某個問題時,父母之間應該多商量,事先決定在哪些方麵互相讓步,然後,一起向孩子透露父母的決定。建立統一戰線,這樣的教育才有效。
第五,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孩子聰明、好問、愛動腦筋,父母要因勢利導,講一些孩子聽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盤否定,應在表揚的同時指出孩子的不足,當然,發現孩子的行為具有危險性時,應及時製止,並講明道理。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以反向的態度和行為來對待父母的勸導、說教常常是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或探究未知事物的強烈欲望。也就是說,是父母使用了不恰當的教養方式對待孩子,才導致了他們的逆反心理。所以要想改變孩子的逆反心理狀態,首先應該改變的恰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