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法則21:與人分享贏得快樂(2)(1 / 2)

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今天,父母把愛藏一半給一半,明天,孩子就會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麵對種種困難和挫折,他們正是在逆境中學會堅強的,學會生活的來之不易,才會懂得珍惜生活,才會成為生活的強者,那麼父母如何做到把愛藏一半給一半呢?

第一,父母要有正確的認識。對孩子來說,愛是滋潤他健康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營養,但要防“營養過剩”,父母必須學會控製自己的情感,例如飯桌上要讓孩子懂得與別人共同分享美味食品,在家裏應讓孩子承擔起他應有的責任,不要袖手旁觀,這種責任感對於他的將來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第二,父母要有正確的心態。孩子的成長誰也代替不了,孩子未來的路是靠他們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應該給孩子成長創造條件,而不是包辦代替,這需要理智的愛。

第三,父母要更科學的愛。表達愛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的孩子不僅需要直接的愛,更需要含蓄的愛、科學的愛、深沉的愛。把愛藏起一半是父母的明智之舉,為了孩子將來能自食其力,我們要把愛藏在心底,讓孩子適當吃些“苦”,受些“累”,忍受一些挫折,這是人生的必修課,我們切不可忽視這重要的一課。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和快樂,我們要學會如何愛他們。

孩子步履蹣跚走路免不了摔跟頭,聰明的父母會顯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因為他們知道孩子的能力,希望給他一個戰勝自己的機會;麵對挑食的孩子,理智的父母會毫不留情地把飯碗端走,決不遷就孩子,不會再次下廚為他調製可口的飯菜……因為他們清楚地看到過分的遷就溺愛會妨礙孩子的健康成長。

學會與人分享

人是否感到快樂,並不是由財富的多少來決定的。由衷的快樂是來自分享與付出的,讓周圍的人都能因分享而快樂,這才是一個人所擁有的真正的快樂。讓孩子懂得分享,就是交給孩子快樂和幸福,有了快樂和幸福,孩子的一生會更精彩。

【情景再現】

嶙嶙是個內向文靜的4歲小女孩,話語不多,喜歡一個人玩。在社區開展的遊戲活動中,她經常會同時拿很多玩具,或用裙子兜著,或放在自己的周圍。她常常大聲“警告”企圖拿她玩具的小孩,“這些都是我的!你不能拿走”。如果其他孩子拿走了她的玩具,她就會追在後麵,直到把玩具搶回來。如果嶙嶙和其他孩子因為玩具問題而鬧起了別扭,嶙嶙媽媽就會把嶙嶙拉到一邊,給她另一個玩具:“寶貝,乖,不要去理他們,你自己一個人玩”。

“這些都是我的”,“你們不準碰”,“你不能和別人玩,隻能陪我一個人玩”……孩子總是喜歡“獨霸”他所喜歡的東西。當孩子開始認識到“我”、“我的東西”“我要”的時候,你會發現很難從他手中騙取東西,他會把食物或者玩具緊緊地攥在自己的小手裏,眼睛則非常警惕地盯著你,如果你試圖忽視他的獨占欲,他會號啕大哭以示抗議,弄得你不知所措。

現在家庭結構比較簡單,孩子就是家裏的小皇帝、小公主,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寵著、疼著他們,爸爸媽媽也都是一切圍著孩子轉,孩子心中隻有自己,一個人將好吃的、好玩的獨占了,在家裏稱王稱霸慣了,和夥伴交往的時候,也都以自己的需求為出發點,把最好的、最喜歡的留給自己,拿到後就不願再拿出來與他人分享。

現在的父母,生活水平提高了,觀念也變化了,大多數家庭都選擇隻要一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也失去了街坊鄰居的玩伴,孩子變得越來越孤獨。父母又常常將競爭壓力衍射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由父母陪著參加各種各樣的興趣班或輔導班。這都讓孩子缺乏同伴交往,導致他們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他人感受,很少關心他人的需求,不能與同伴和睦相處,不懂得分享。

【情景再現】

周末,周紅帶女兒去麥當勞。女兒一邊吃,一邊開心地跟周紅聊學校的事情。不知不覺她把一隻雞腿吃完了,順手又抓起一隻雞腿直往嘴裏送。周紅問:“好吃嗎?”她說:“好吃。”周紅看她吃得津津有味,鼻尖上還滲出了細細的汗珠,全然沒有顧及到周紅當時在想什麼。那時,周紅多麼渴望女兒問:“媽媽,你吃不吃?”!可女兒快吃完第四隻雞腿了,還一直沒有說。周紅終於忍不住了。

周紅故意問:“你開心嗎?”她頭也不抬地說:“開心。”說完後仍然啃著手裏的雞骨頭。於是周紅說:“如果我們倆一起分享那四隻雞腿,你或許會更開心!”女兒不解地問:“為什麼呢?”“你想想,如果媽媽吃了雞腿,肯定也有一份開心和快樂,我會把我的感覺告訴你,你就擁有兩份開心和快樂了。”女兒眨著大眼睛望著周紅,似懂非懂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