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法則20:給孩子正確的愛(2)(3 / 3)

【成功導讀】

賈仁山有一個孩子不愛學習,可特別愛玩槍,家裏買了各式各樣的玩具槍,孩子把這些玩具拆得七零八落,扔得滿地都是。在海灣戰爭時大家都在議論打仗的事,孩子也跟著議論,賈仁山知道孩子的熱點在這兒,就想辦法自己熱起來。找孩子聊天。賈仁山不聊學習,也不講愛國主義,就聊槍,什麼白朗寧手槍、左輪手槍……從彼得大帝談到拿破侖,從滑鐵盧戰役談到海灣戰爭……孩子聽得津津有味。這一談把孩子的興趣也引起來了,話匣子一打開,父子倆的感情就融洽了。當孩子談到海灣戰爭中,美國使用先進武器,完全是靠科技取勝的時候,賈仁山開始把談話引到學習上。

賈仁山說:“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關係到民族的命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你這麼愛玩槍,又知道這麼多戰爭的知識,將來你準能當一個軍事家。”

孩子聽了高興極了,說:“您知道我為什麼愛玩槍,我就是想當個軍事家,我要指揮打仗準能百戰百勝,我要發明武器,讓子彈能拐彎,追著敵人跑。”

孩子正在吹牛的時候賈仁山說:“將來你考不上軍事院校,我想這個軍事家的理想可就吹了”。

孩子說:“為什麼?”

賈仁山說:“現在的軍事家可不是當年的土八路了,都要軍事院校畢業。”

話說到此為止,孩子明白了,要當軍事家,現在就得好好學習,要考上軍事院校才能實現理想。事實證明,利用熱點進行熱處理,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孩子容易接受,不易產生逆反心理。

在現實生活中,家教題材隨處都有,關鍵看父母是不是有心人,是不是善於收集,善於挖掘,善於把他變成生動的故事。善於用人性化的方式給孩子們灌輸,隻有這樣,孩子們才會不知不覺汲取“說教”養分。

【成功導讀】

有一天,一個年輕的爸爸去接7歲的兒子放學。在公共汽車上,一個身材魁梧的胡子青年莽撞地擠進了車廂,爸爸他被撞到了一邊。

兒子馬上衝過去拉住爸爸,並關切地問:“爸爸,你沒事吧?”同時,他惱怒地看了那位青年一眼,喊了一句:“太可恨了!你怎麼這麼無禮?”年輕的爸爸連忙喝止兒子,說道:“可不能這麼說,這位叔叔不是故意的。”這時,那位青年也不好意思地連連向他道歉。兒子聽到這些,慚愧地低下了頭。

過了幾天,爸爸來到學校,準備接兒子回家,結果發現兒子走路姿勢很不自然,挽起他的褲子一看,膝蓋破了一塊皮,血還在流呢。爸爸心疼極了,趕快找來一些紗布,將他的傷口包好。然後就去問老師是怎麼回事,老師也很奇怪,因為他既沒有看到他來報告,也沒有聽到他哭過。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課間時被孩子碰倒摔傷的。爸爸不解地問:“為什麼不告訴老師呢?”

他笑著說道:“爸爸,小朋友不是有意弄傷我的呀!為這事,他已經深感不安了,如果我再去告訴老師,他會更加自責的。”爸爸聽了非常高興,他摸著兒子的頭說:“好孩子,你已經學會了諒解別人。”

這位年輕的父親用自己的行為給兒子上了一堂生動的課,教會孩子要有顆寬宏大量的心,諒解別人自己也會幸福的。所以當兒子碰到類似的情況時,他也注意體諒別人,和父親一樣的明白事理。

年幼的孩子缺少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總是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行為。父母的言行舉止無論好壞都會被孩子不自覺地模仿。好的行為被效仿,孩子會受益,但壞的習慣被效仿了,孩子會受毒害。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一定要起到表率作用,這樣才不至於把孩子引向歧途。建議父母們不妨多運用樣板來教育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就要給孩子一個好的示範,幫孩子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