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把自己在海內外征聯比賽中獲一等獎的作品作了簡要分析。“八萬裏蹉跎風物,收雄渾之美,凝籀篆之魂,每振金聲縈耳際;五千年帶礪山河,為石鼓而歌,因人文而醉,長留大雅上心頭。”這副楹聯參加寶雞中華石鼓園“陳倉石鼓閣”海內外征聯。石鼓又名獵碣,出土於寶雞市區石鼓山上,在書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從唐代出土以來,引得無數書家心摩意揣,尤以清末吳昌碩臨習為最。張誌強從小也習練書法,對於石鼓仰慕已久,當他看到石鼓園征聯的啟事後,就產生了一種創作衝動,動筆之前,他特意對當地相關史料作了詳盡了解,對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石鼓歌》進行了反複研讀,不斷揣摩石鼓精神,感受其間的人文魅力,結合我國的人文曆史,抓住石鼓這一主線,突出曆史,寫出滄桑,營造氣勢,從而使自己的創作靈感進入意境,最後寥寥數筆,一氣嗬成。行家評定這首楹聯氣勢大度,對仗嚴謹,首尾相應,韻味悠長,作品顯得厚實凝重。
張誌強說,自2007年至今,他參加了全國諸多楹聯、詩詞評選,深切感受到楹聯普及的必要性,楹聯文化是一種文化載體,也是一種很好的宣傳手段,我們應該更多用對聯這種形式謳歌我們的生活、展現我們的精神。
談及這次灤州古城組織的楹聯創作活動,張誌強認為這是一次很好的文化創意,冀東大地人才濟濟,楹聯創作高手很多。灤州古城要打造國家五A級景區,有許多景點、牌樓、城門、塔寺,應輔以千年古灤州文化曆史的楹聯、詩詞、匾額去襯托,這是景區人文曆史的濃縮和靈魂。灤州古城的建設者注重對灤河曆史文化的挖掘與宣傳,作為本鄉本土的灤縣人和楹聯、詩詞愛好者,更應發揮自己的專長,盡其所能,貢獻一份力量。
附:張誌強部分獲獎楹聯詩詞作品選
題萬裏長城
延綿萬裏訴滄桑,回首當年血氣,昨日烽煙,雄心得抱關山月:
榮辱千秋凝厚重,感懷峻嶺巍峨,長城聳峙,大夢猶吹邊塞風。
——第二屆中國楹聯爭霸賽個人組第一名
題紀山寺鍾樓
淨土棲心,明月一樓空四大;
禪鍾驚夢,佛音幾杵醒三千。
——湖北紀山寺征聯一等獎
題平涼柳湖書院
楊柳多情,笑問春風桃李事;
山河有章,新栽明月棟梁才。
七律·尤溪憶朱子
獨抱襟懷天地間,
扁舟送我載詩還。
心儀鹿洞雲千古,
夢寄鵝湖水一灣。
生麵別開新境界,
儒鄉已改老容顏,
今朝放眼風流處,
山外尤溪依舊山。
——朱熹杯海內外詩詞征集一等獎
(責編: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