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附錄(5)(2 / 3)

給孩子按勞付酬,一是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二是培養孩子的經濟意識。按勞取酬是人類生活的一個根本原則,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盡管孩子尚未成年,尚在家長監護之下,但這一鐵的社會原則,應該及早讓孩子明白。至於孩子得了錢怎麼花,那是孩子自己的事,對此家長有建議權,無決定權,除非孩子拿錢買那些絕對不許買的東西,比如毒品等。我認為,如何成功地賺錢,以及如何合理地花錢,對孩子來說,這也是一門必修課。

4、讓孩子明白你在幹啥

明明白白地告訴你的孩子,你現在正在幹啥,以及你是怎麼幹的,比如修鎖頭,比如打毛衣,比如安裝電腦軟件,比如外出采訪某人某事等等,這不是多數家長的自覺習慣。或懶得跟孩子講,有囉嗦講解的工夫,早自己幹完了;或不願孩子過多知道自己的事情,怕孩子過早了解成人生活容易分心,容易早熟。其實這不對。

人類的生物性繁衍基於本能,這不用你操心,而人類的社會性生活,則基於模仿,基於世代相襲的口傳麵授,如果你誠心指望你的孩子將來有生活能力,就應該擔負起這種責任,別讓你們家族的生活鏈斷在你手裏,或是你這一環突然顯得薄弱了。

若孩子對你手頭正在做的某件事感興趣,當然這種興趣,更多的是家長日漸誘發的,做家長的你,就應該給孩子仔細講明白。拿修鎖打比方,你是怎麼拆的,怎麼起螺絲的,左旋還是右旋,怎麼發現問題的,什麼地方拿銼刀銼了多少,什麼地方拿銅皮墊起多少,等等等等,孩子能理解多少,就講多少。像這樣的情況,雖然事情很小,但它對孩子的智力影響,遠遠超過老師在學校裏講一堂物理課或化學課。

如果你是一位記者,不妨讓孩子對你的改稿工作感興趣。一篇采訪稿子寫成了,修改後才能定稿,如果某一天你正好時間寬裕,就跟孩子一起改這篇稿子,讓孩子明白你的改稿思路,了解你的擇詞習慣,體會你的思維方式。

如果你是一位電腦工程師,也不妨讓孩子站在一旁看你如何處理電腦故障,如何編一節電腦程序,讓孩子明白你喜歡用哪種操作係統,死機的時候你是怎樣避免重新裝係統就起死回生的,C語言對英語的要求有多高,等等等等。如果孩子有興趣,也不妨略微講深一些,不是立馬教孩子拿C++編程序,而是讓孩子知道,大人在哪些方麵可能會碰到哪些問題,大人的世界並不神秘。這對你來說,肯定不是難事;假如你是一位出色的導彈專家,你就會深入淺出地給你10歲的兒子講明白導彈的發射原理。

更便利的情形是,你帶你的孩子跟你一起上班去;有的學校,還真的這麼要求家長呢。無論你是工廠鉗工也好,公交車司機也好,超市保衛也好,成本會計也好,廣告創意也好,乃至處長局長也好,帶孩子跟你上班去,讓孩子看你上班時先幹啥後幹啥,看你怎樣跟同事說話,看你怎樣做自己份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