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附錄(4)(3 / 3)

我女兒不是那種富於反抗精神的孩子,因此她含淚點頭時備受委屈。想到她的同學今後仍可以看那樣的電視,也仍可以對那樣的電視說三道四並且眉飛色舞,可她卻沒了這份快樂,不禁暗自替她傷心。但轉念又想,孩子若把看動畫片或古裝片的時間用來看書,能看多少書啊。即使不看書,做其他事情也行,比如畫畫、寫字、做手工等等不一而足,哪怕上街看熱鬧去,也比看電視看壞眼睛好。這樣一想,才心安理得。平日女兒還算聽話,所以我認為,我在家中的令行禁止,必然毫無疑問,可事實並非如此。

當天下午,我外出回家時,一推門就看見她在看金庸的《鹿鼎記》,接著上午的往下看。她見我進了屋,連喊“壞了,壞了”,後悔莫及。當時我沒發火(至今不記得是否對她發過火),隻對她說:“事不過三,還允許偷看一次。到第三次給我碰到,連寒暑假也不許看!”從此以後,女兒就完全放棄了偷看動畫片和古裝片的努力,選台時,若碰到這些電視,趕緊跳過去。她跟她媽媽傾訴委屈時說:“好想看完《鹿鼎記》,但不敢看。”這話傳到我耳朵裏,我好不難受,覺得自己像暴君似的凶狠冷酷。

後來,我女兒也確實多看了一些書。那本在書架上擺了三四年的法布爾的《昆蟲的故事》,也讀了一遍又一遍。而且,也像我一樣,常打開電腦,自個琢磨起電腦裏的Windows和Word來。當然我知道她最喜歡的,還是電腦裏的那些動畫圖片。於是我像贖罪似的,買來一張名稱叫《主題醫院》的動畫遊戲碟片,替她裝進電腦給她玩。於是她每日儼然以院長身份,號令她的眾多動畫下屬做這做那,而且管理醫院的手段,也日臻嫻熟。待她的醫院病員盈門,贏利豐厚,以致不必再動腦筋便可坐享其成時,我又買來《便利商店》,叫她改行當商店老板。而這時的她,又精神抖擻地忙活起買地皮、進貨色、核算成本,忙得沒時間吃飯。

現在呢?她又玩起了《虛擬人生》。這個電腦遊戲,首先要選擇自己的未來職業,我女兒選的是銀行總裁。眼下電腦裏的她,正在大學裏讀書。雖一次次的戀愛都失敗了,但每學期的畢業考試,卻順利通過了。不過當我發現她做的考卷題目,大都出自於她所熟悉的金庸小說時,才明白她的成績優秀,並非天資好。

有一天,我終於吃驚地發覺,她現在玩動畫遊戲所花的時間,並不比以前看動畫電視少多少。但吃驚之餘,又認為玩遊戲不同於看電視禁止不得。因為玩遊戲多少要動點腦筋,即使動這樣的腦筋毫無意義,也多少能增進孩子對電腦的感情。而且,最關鍵的是,那些遊戲碟片全是我給她買的,若下令禁止的話,便是出爾反爾,有失做父親的尊嚴。不過若由她玩遊戲玩上癮,似乎也不大對頭。

現在我才明白,如我這樣笨拙的父親,是不曉得如何對付孩子的。要曉得怎樣做父親才問心無愧,怕隻有見教於精通此道的大方之家才行。但遺憾的是,我們的孩子正一天天長大,而我們卻始終無緣幸會那樣的大方之家給我們指破迷津。

2、矯枉過正

對家長來說,如何把握引導孩子的尺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不能像電腦程序一樣,事先精確設計,待執行的時候按回車鍵就得。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孩子,而且男孩和女孩也大不相同,所以不能拿同一種“程序”來引導。

孩子有問題的時候,做家長的要及時糾正;嚴重問題要絕對禁止。比如不許動手打人,不許隨口罵人,不許抽煙喝酒,不許夜不歸宿。而有些問題,雖然表麵看上去不那麼嚴重,其實非常可怕。北京發生的劉海洋硫酸潑熊事件,就是這種情況。

在劉海洋的母親及外婆眼裏,他從小就是聽話的孩子,就知道學習;參加各種數學比賽,一參加就能拿獎,家裏的獎狀、證書、獎牌幾十個。出事後,劉海洋的母親對記者說:“這兩天我也一直在琢磨自個兒,想把這22年來對洋洋的教育整理整理,可我還沒琢磨透。”這應了“旁觀者清”這句老話,我們細看有關報道時,對這位母親在家庭教育的某些方麵所持的態度或做法,不由得大為震驚。

劉海洋84歲的外婆說:“他都十歲了我還摟著他睡覺呢。”他母親說:“他什麼都不會幹,到大四了,褲衩、襪子都是我給他洗。”劉海洋的父母是在小孩5歲那年離婚的,母親個性強,不要他拿父親給他的撫養費,並賭氣道:“既然他不愛孩子,就不要他的錢,孩子我自己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