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附錄(2)(1 / 3)

第六,練習打簡碼。五筆字型打得快的原因,其一是它有簡碼設置。即某個字,盡管它的筆劃多,但打一個鍵或兩個鍵或三個鍵,就出來了(均配以空格鍵)。它們分別被稱為一級簡碼、二級簡碼、三級簡碼。如“在”是一級簡碼,打一個d,再配以空格鍵,就出來了;如“大”是二級簡碼,打兩個d,再配以空格鍵;如“磊”是三級簡碼,打三個d,再配以空格鍵。

自此以後,有簡碼的字(它們往往是最常用的字),就不必打它的全碼了。也就是說,能偷懶就偷懶。少打一個鍵,就提高一點速度。

要注意的是,打前三遍時,千萬不可打簡碼,否則容易弄成夾生飯,半生不熟,不如不學。而前三遍非打全碼不可,其道理是,讓手指更多記住五筆字型的字根分布及拆分規則,一點偷不得懶。

這種手指記憶,是純粹的條件反射,似乎不通過大腦。時至今日,我打過的字有數千萬之多,但要我報出哪個字的全碼或簡碼,我會猶豫片刻,想一想才報得出來,甚至報錯了。但隻要手指摸到鍵盤,就萬無一失呢。

第七,練習打詞組。五筆字型打得快的另一個原因,是有豐富的詞組,且每個詞組,不論它是幾個字,都隻打4個鍵。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隻要打第一個字的第一筆k,第二個字的第一筆w,第三個字的第一筆w,最後一個字的第一筆l,就出來了;即打了kwwl,就能打出“中華人民共和國”這7個字。多打詞組,能迅速提升打字速度。

現如今,幾乎每一台電腦,都有五筆字型輸入功能,見得最多的是微軟WORD中的五筆字型。但最好的五筆字型,仍是其發明人王永明的王碼五筆。它不但編碼正宗,且有Z鍵查尋功能,且有合理的容錯功能,還有便當的造詞功能等。比如經常要打的某幾個字,如你自己的名字,公司的全稱等等,就可以利用造詞功能,把它們視為一個詞組來打,這就方便得多。

1000個字打三遍,這就是我的方法。

如果你腦筋好,手腳快,也會在一天之內掌握它。

五、家庭生活隨筆

1、教女兒識字

我讀大學的時候,若沒買過日本人寫的那本名叫《早期教育與天才》的書,絕不會異想天開,在女兒兩周歲那天,開始教她識字。那本書上講,有個德國男孩會六國語言。他八歲時,就能輕鬆閱讀古羅馬著名講演家西塞羅所寫的拉丁文著作了。又說,之所以在那個男孩身上出現如此神話般的奇跡,是因為他父親教導得法的結果。

女兒出世後,我躍躍欲試,希望能在我國的父親界一鳴驚人。等女兒剛吃完兩周歲生日蛋糕,我便急不可待地指著那些貼在牆上、門上的方塊字叫她認,可她一點反應都沒有。仿佛那些方塊字,隻是為了宣告我開始教女兒識字了,才貼得滿屋都是。

出師不利,但我能沉得住氣。動足腦筋後,我決定先將她最喜歡說的那幾句話記下來,念給她聽,她居然很感興趣。有一天,她指著冷飲店要桔子。我愣了半天才明白,她想喝紅寶桔子汁。好家夥,桔子這兩個字,她認得了。欣喜之餘,我便得寸進尺。每每給她買糖果糕點前,總要她記住包裝紙上的字,否則下回不買了。更聳人聽聞的是,當她讀錯兒歌中的某個字,便嚇唬她說,小孩讀錯了字,派出所要抓去的。

“那我不會讀怎麼辦?”她委屈地問。

“你問我呀。”我對她說,“你要爸爸幹嗎用?”

好景不長,不久女兒生了一場肺炎,被她爺爺奶奶接到鄉下去了,因此,我教她識字的計劃,也泡了湯。盡管她回來後能背兩首唐詩了,可除了“桔子”這兩個字,以前認識的都忘光了,我前功盡棄。

傷心後,我重振旗鼓。在她三周歲時,再教她讀《三字經》。日複一日,她竟認得許多字了。於是,我給她買了好幾本《灰姑娘》之類的書。那些書圖文並茂,規定她每日讀三頁,讀書中的字。

“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就畫畫,不讀書。”女兒抗議道。

“他們在家裏讀。”我解釋道。

“在家裏也不讀。”

“你現在能看電視報了,知道‘貓和老鼠’是幾點鍾了,你說讀書好不好?”

“讀兩頁?”她討價還價呢。

“不,讀三頁。”我可沒退讓。

我心中暗想,她若在我手上隻學個半拉子,反倒害了她。不過我也明白,我有時太忙,沒空理她,往往兩三個星期,都不教她一個生字。而且我還明白,即使我整天吃吃蕩蕩閑著沒事兒,也教不會她六國語言。因為,我本人對外語不甚了了,隻懂幾句德文。所以老實說,我女兒到底能學成什麼樣子,我也不知道。

2、給女兒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