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寫作文(Ⅰ)
說來你不相信,我這個以碼字寫文章為職業的人,偏偏我小孩的語文最差,而語文差的主要原因是,作文寫不好,上不了檔次。認識我的人,全說我沒盡到做家長的責任,說我對小孩放任自流,缺乏愛心。其實,這話隻說對了一半。平日我確實不大管孩子,因為我想,學功課是孩子的事,咱做家長的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學,至少不能比孩子還起勁。如果你比孩子還用功,學語文、學數學比孩子還學得深,還學得好,那麼孩子雖然多了一個風雨同舟的陪讀,卻少了他應有的獨立精神。那樣的話,你就成了孩子的拐棍,使孩子對你產生依賴思想。依我看,這樣的依賴,越少越好。情願讓孩子自個跌跌撞撞往前走,也不要老攙著他怕他跌倒。想一想,我們自己讀小學、讀中學時的情形,那時候的家長,常是忙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最多天黑前想到孩子時納悶下:怎麼玩到現在還不回來吃晚飯?或者到學期結束看成績單時,瞥一眼成績表,也會納悶呢:這到底是好成績還是壞成績?心裏搞不清楚。
現在的孩子,全是獨生子女,現在的學業競爭,若白熱化一般劇烈,所以像我們這樣做家長的,不會像我們的父輩那樣馬虎而漫不經心。事實上,以前我也管過孩子的作文。甚至拿德國漫畫家卜勞恩先生的《父與子》四格漫畫,跟孩子對寫漫畫故事,各寫各的。這是一個非常好也非常便當的訓練方法。同一組四格漫畫,你把你看到的寫下來,孩子把孩子看到的寫下來,最後對比一下,看誰看到的細節多,看誰想象力豐富,看誰句子寫得好。可這樣的訓練,隻搞了五六回,就半途而廢了。這時候,孩子讀三年級了。
半途而廢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如上述所說,我們不能給孩子當拐棍,讓他知道某種學習方法,讓他知道怎樣去學,讓他自己去學,而不是陪他學,這就盡了做家長的責任。其二是,要孩子學會寫作文,並非讓孩子單知道如何遣詞造句這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孩子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力、觀察力及理解力,必須跟上去才行。才三年級的小孩,會懂多少東西?所以當時我認為還是少管為妙,不然事倍功半,不合算。
現在孩子讀初中了,跟孩子講杜甫的《石壕吏》為啥這麼簡單卻能夠流傳千古,孩子能聽得懂;再講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其框架是魔幻,其細節是現實的,孩子也聽得懂;於是我認為,現在可以有限度地給孩子講一講如何寫作,以及寫作的一些基本技巧了,因為時機已經成熟,可以事半功倍。
教孩子寫作文(Ⅱ)
我曾想出一個省時省力的方法,那就是利用電子郵箱,跟孩子講作文。先叫孩子把寫好的作文投到我的郵箱裏來,然後經我批改講解,再送回孩子的郵箱裏去。比如一周弄一篇,孩子可以在這周內的任何一天寫好後傳給我,而我也可以在收到後,隨便啥時候看。這樣,孩子可以自由安排寫作文的時間,而我也不會因為忙起來把這事給忘了。另外,這樣做也將提高孩子電腦打字及寫Email(電子郵件)的興趣及熟練程度。
不料,開場鑼鼓還沒敲起來,就碰到問題了。我孩子以前是學過電腦打字的,學的是五筆字型,但由於孩子自己沒有多少字要往電腦裏打,而我給孩子的有償打字任務,又不是很多;如果有,打一千字給兩塊錢。所以,孩子雖說會打字了,但打字速度慢,而且好多字打不出來,要查編碼提示才行,結果煮了夾生飯。所以,當務之急是,讓孩子提高打字速度,不然時間全花在打字上了,哪裏還有情緒給你寫作文?
我建議孩子學五筆字型。受過小學拚音訓練的孩子,幾乎個個都會拿拚音打電腦,因為上手快,所以學五筆字型的勁頭就不大。何必舍簡就繁呢?可能你本人也這麼想。但我認為,學五筆字型,對孩子有好處。
一是打五筆字型打得快,能打出專業水平來。也許你並不希望你的孩子將來當一名打字員,但如果他能一分鍾打150個漢字,把這寫到應聘書裏,人家老板即使不開謄印社,也會對他刮目相看。不論孩子有多聰明,功課多好,讓孩子學會一兩種基本生存技能,對孩子有益無害。
二是打五筆字型,能使孩子更準確地認識每一個漢字。因為五筆字型要求孩子必須毫不含糊地認識每個字的每個部首(五筆字型上叫字根),否則打不出來;打拚音就沒這麼嚴格,同音字嘩啦出來一串,挨個去挑就行,不用動腦筋。所以說,五筆字型是訓練孩子準確掌握漢字的一個有效途徑。有些字,我們以為是這樣寫的,其實不對,應該那樣寫;打了五筆字型,才明白自己以前寫錯過哪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