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幼兒識字(2)(2 / 2)

多年前,我偶然從一位朋友家裏看到一套好書。我認為這套書非常好,它的書名叫《彩圖世界兒童百科全書》,一套三冊,分啟蒙篇、益智篇和探索篇,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與法國納當出版公司聯合出版的。

據出版者撰寫的前言介紹,這套兒童讀物“各冊既相對獨立,又互相聯係,循序漸進”。事實也是如此。它的啟蒙篇,由孩子最熟悉的事物,如家庭、街道、動物和植物開始講起,講到曆史、地理、天體。而它的益智篇和探索篇,幾乎仍舊講這些內容,可它的廣度和深度已逐漸加大。在此我列出後兩篇的總目錄,其特點可略見一斑。

益智篇:曆史,地理,公民教育,科學,藝術,溝通,計算與測量。

探索篇:曆史,地理,文化藝術,數學,物理,生命科學,生態科學。

據出版者介紹,這套讀物是為6至12歲的孩子編撰的。但我認為,倘若一個孩子能在十五分鍾內,閱讀一兩百個字左右的兒童讀物(包括遇到不認識的字由家長教他所費的時間),便可以拿這套書當新教材教他了,不管他這時是幾歲。

從第一冊教起,這時你指著書中的漢字,叫孩子一個字一個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字,你教他。一次讀一頁,或兩頁,看時間而定;每次嚴格控製在十五分鍾至二十分鍾之間,除非孩子還有興趣讀下去。每頁通讀一遍就可以了,不必反複讀。一者,因為書中的那些常用字將頻繁出現,翻來覆去地讀,自然就記住了,而那些不常用的字,或許因它們顯得特別反而好記,或許還沒到要記住它們的時候;再者,這套書完全可以給孩子當優秀的工具書來收藏,因為它被讀完後,仍有反複查閱的價值。

當然這套書也有缺陷。它的圖畫不夠鮮豔,漢字較小,而且西方文化講得多,東方文化講得少,但即使如此,也瑕不掩瑜。

7、漸入佳境

隨著孩子日漸長大,他會發現別的小孩都不識字,便覺得你叫他做這件事,是多此一舉,甚至產生抵觸情緒。這時候,你必須對孩子講清識字的目的和意義,並向他承認這是一件不得不做下去的工作,而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遊戲。當孩子知道這是做事情時,你就不能像以前那樣,以哄騙的手段來引導他。你必須了解他的耐心程限度和興趣所在,盡量別強製他做這件事。如果有必要,可以給他放假,比如規定周六周日不讀書;甚至規定,幼兒園放寒假放暑假也不讀書。像大人上班一樣,有勞有逸。

也許孩子喜歡識字,並以此為榮,甚至自高自大,瞧不起不識字的同齡人,這時你應向他說明,小孩識字是平常事情。你得向他指出,某某小孩會唱歌,某某小孩會彈琴,某某小孩會畫畫,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長,所以你能識字,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理想的教育方案,總是引人入勝的。其實呢,每位有心教導孩子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不免碰到某些意外或某些障礙,或是自己工作忙沒多少空餘時間,或是自己讀普通話讀不準,或是無法形象地給孩子解釋某個深奧的問題,因此,各位家長隻能盡力而為。

即使如此,滴水穿石,若能堅持下去,你和你孩子的努力,必定成效顯著。開始時,也許十五分鍾隻能讀五十個字,然後慢慢增加了,直到孩子能在二十分鍾至三十分鍾內,毫不費力地讀完兩千字,那麼,你教你孩子識字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這時候,你孩子已具備基本的識字能力,他可以自己從書本上讀東西了。

我相信,每位有誌於此的家長,肯定能在小孩入學前達到這一目的。我無法肯定的是,經過如此這般的早期識字教育,這些小孩對人類知識能了解到或擁有到何等程度,以及他們的智力曙光能放射出何等燦爛的光芒,而這些光芒,又對他們將來的前途,產生何等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