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池點了點頭,假如真有陰謀,陷害黃教授的人也一定是個高智商的,且對黃教授的習慣了如指掌的人。
七
誰是陷害者?假如連澈的分析正確的話。
連澈和田池也前往黃教授樓下湊熱鬧。數天來,成群結隊的記者吃住在這所學校,采訪車、攝像機、照相機、麥克風、錄音筆等擠滿了這片平時寧靜的住宅區,報道陣容快趕上北京奧運會了。各路官員、專家、假冒的知情人士也蜂擁而至,誰也不會錯過這個絕佳的拋頭露麵的機會。哢哢的快門聲和頻頻閃動的閃光燈將現場氣氛一次次推向高潮。
李警官的出現迅速吸引了所有記者的目光,他們擠過去將他團團包圍。
“李警官,請問案情進展如何?”
“黃教授到底有沒有超自然能力?”
“令連澈假死的毒藥有沒有找到?”
……
李警官也是第一次麵對如此眾多的媒體,他得意揚揚地舉起手中一疊書稿說:“我們從黃教授家中搜出了這些手寫稿,都是已經發表在各類學術刊物的論文原始稿……”
有記者打斷他:“這些稿紙對案情有什麼幫助?”
李警官呃了一聲,接著說:“我的取證科同事對稿紙的年代和筆跡進行了分析,確認這些論文稿確實是黃教授親手所寫,且寫作時間均早於發表時間……”
又有記者打斷他:“黃教授作為專業學者,發表論文很正常,這跟案件有什麼關係?”
李警官屢遭打斷,頗為不悅,他提高聲調:“問題的關鍵是發表在學術刊物上的論文署名不是黃教授。”
“誰?”
“誰?”
“誰?”
職業敏感度極高的記者又嗅到了爆炸性新聞的味道,紛紛前擠。李警官吃不住衝力,一邊後退一邊說:“同是本校的著名學者楊寧天教授!”
站在外圍的連澈大吃一驚,楊寧天也是國內知名學者,今年跟黃教授一起被提名為國家特殊津貼的發放對象,據說由於名額有限,他們成了直接的競爭者。連澈似乎看到了答案。
雖然僅憑幾份手寫稿尚不足以為楊寧天剽竊黃教授學術成果的行為定罪,但媒體卻已經急不可耐,而且他們的報道從來都不需要證據,第二天,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主要媒體都以“中國再現學術剽竊醜聞”為標題報道了這起事件。他們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將楊寧天剽竊黃教授的論文說成了事實,並且將這起案件跟下列新聞並列在了一起:
“中國最年輕市長碩士論文涉嫌抄襲!”
“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與其博士生謝鳴合作的論文涉嫌抄襲!”
“廣州中醫藥大學女教授聯名舉報校長論文抄襲!”
……
媒體同時推測,楊寧天作為黃教授多年的老同事,對他的習慣了如指掌,為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同時為爭奪國家特殊津貼補助名額,利用黃教授的習慣,通過刮除日光燈鎮流器上的瀝青絕緣層製造了校園起火案件,欲讓黃教授身敗名裂。之後,楊寧天發現起火事件沒有起到預期效果,便在拜訪黃教授家時,故意在喝過水的茶杯上留下不明毒藥,欲謀殺黃教授。誰知突然造訪的連澈首先使用了茶杯,成為黃教授的替罪羔羊。
有人會問:為什麼毒藥沒有直接毒死連澈呢?
因為楊寧天害怕事情敗露,自己會因為謀殺被判處死刑,所以隻使用了令人假死的迷藥,欲借解剖師之手間接殺害黃教授,從而降低犯罪風險。誰知連澈被送醫後因為醫院下班,推遲到第二天解剖,連澈當晚醒轉過來,幸運地逃脫了死亡。
但這件意外不僅沒有影響楊寧天達到自己的目的,反而擴大了這起事件的新聞效應,幫助他成功引導媒體、公眾和警察將矛頭全部指向黃教授,黃教授因此身敗名裂,陷入萬劫不複之境,想要跟他競爭幾乎不可能了。
正當楊寧天準備開香檳慶祝時,卻萬萬沒有想到黃教授素有手寫論文的習慣,而且還保留了多年前的原始手稿,正是這些手稿令這起撲朔迷離的案件真相大白。
媒體的推論邏輯縝密,合情合理,與連澈的推測不謀而合,而公眾也在關注這起案件的同時,得到了福爾摩斯才有的洞悉真相的快感。
當然,媒體的報道除了推測之外,自然少不了一番文字渲染。楊寧天的奸詐、黃教授的無辜、連澈的懵懂躍然於紙上,而且,三人的身世、性格、情感生活都被媒體挖掘出來,一覽無餘地展示在公眾麵前。
一夜之間,風光無限的楊寧天教授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媒體的判決向來比法庭的判決更加快捷,有力,而且殘酷。
李警官的推測也與媒體一致,他當天就傳喚了楊寧天。
這位曾經風光無限,如今聲名狼藉的楊寧天教授失魂落魄地坐在審訊室,喃喃地說著同樣的話:“我有罪,我剽竊!我有罪,我剽竊……”無論李警官問什麼,他也不再多說其他任何話。
審訊進行到午夜時分依然毫無結果。
李警官鬱悶地走出審訊室點燃了一支香煙,正當他美滋滋地看著自己吐出的煙圈,品味著自己因為這起案件成為國內公認的最頂尖警察的喜悅時,審訊室內突然傳出一聲沉悶的響聲。他的心顫抖了一下,慌忙衝進去,隻見楊寧天癱倒在地,頭部開裂,鮮血流了一地。他撞牆自殺了!
不久,黃教授被無罪釋放。
公眾對這個結局十分滿意,作惡者畏罪自殺,世界依然是朗朗乾坤。
唯一遺憾的是,黃教授竟然沒有超自然能力。
八
一個月後,連澈正式畢業。
媒體對這起案件的熱度終於消退,但田池卻依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這天,她又與連澈坐在北京路美食廣場上的太陽傘下,小白桌上擺著他們叫的情侶套裝冰飲料。
田池攤開一疊報紙,怒氣衝衝地說:“報紙寫得一清二楚,你三歲曾調戲鄰家小妹妹,強行親吻了她的小屁屁。小色狼!十四歲就開始早戀,而且還是四角戀!花心男!滿十八歲的前夜,你竟然……你竟然被一位大自己二十歲的風韻猶存的女人奪走了處男身!嘖嘖……你!你!你真是劣跡斑斑,無可救藥了!你還有什麼話說?”她惱怒地將報紙甩在桌子上。
連澈雙手捏住自己的耳垂,耷拉著腦袋,唯唯諾諾地說:“雖然報紙是亂寫的,但我還是承認錯誤,我衷心請求田小姐原諒本人的過錯,我下次絕對不敢了!”
“下次!你還敢下次?”田池抽出冰飲料裏的軟管拚命抽打連澈的頭。
連澈發出慘叫聲,幸虧黃教授及時趕到,救下了他。
三人是約好在這裏相見的。
黃教授越來越像愛因斯坦了,剛才差點被餐館老板當成精神病人轟走。他坐到連澈身邊,對老板大喊:“我的怒火會燃燒你的餐館!”老板蹙起眉頭走開了。
“黃教授,你還敢‘燃燒’啊!不怕再進拘留所?”田池哧哧直笑。
“如果有必要,我還會進的。”黃教授不經意地說。
但是,這句話卻像一把錐子鑽進連澈的頭部,一道靈光驀然閃過腦海,他抬起頭大聲說:“原來操縱一切的不是楊寧天教授,而是你!”
黃教授慌忙豎起食指,噓了一聲:“小點聲!你憑什麼這樣猜測?”
連澈壓低聲音:“你曾說過‘世界由假象組成,唯有死亡是真實的’,接著我便中毒假死了。假如說以前的種種事件是楊寧天教授的刻意安排,但這件事他卻不可能安排。而且如你所說,世界確實充滿假象,但除了死亡,還有一件事也是真實的,那就是利益!整個事件中,你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你不僅恢複了論文的署名權,還因為媒體的瘋狂傳播而更加出名,並爭到了國家特殊津貼,可謂名利雙收。”
黃教授露出微笑,淡然地說:“我為什麼要這樣做?”
“其實你早就發現楊寧天剽竊你的論文,但你知道通過法律途徑很難解決這個問題。你想利用媒體索回論文署名權,於是決定製造新聞效應,這包括你刮除日光燈鎮流器上的瀝青絕緣層,製造校園起火事件;在水杯中下毒令我陷入假死狀態,再製造我死而複生的轟動效應;接著你又引導李警官找到被剽竊論文的手寫底稿,通過別人之手在眾目睽睽之下揭穿楊寧天剽竊的事實,別人的揭發比你自己的揭發更加令人信服。而且,你利用了媒體不負責任無限放大事件的特性和公眾獵奇且同情弱者的心理,成功轉移了公眾對你的猜疑,將矛頭引向楊寧天。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冒險但非常成功的媒體傳播案例!”
田池大叫:“黃教授,你怎麼可以這樣?連澈差點被你害死!”
黃教授說:“我是算準了時間讓連澈入院的,他雖受了些驚嚇,但不是成全了你麼?”他望著田池嗬嗬直笑,田池不禁臉色緋紅。這句話等於黃教授已承認連澈的推理是正確的。
連澈搖搖頭說:“不過,楊寧天也是罪有應得,你的做法雖然違背常理,但結果非常圓滿,隻是下次別再拿我當道具了。”
黃教授嚴肅地說:“我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懲治楊寧天,還想警示天下人剽竊是可恥的犯罪!”
三人點點頭,都望向旁邊高樓上的性病廣告牌,連澈“代言”的廣告還沒有撤換。
沉默良久。
田池突然問:“你向連澈下的是什麼毒?”
黃教授嘿嘿笑起來,眼中飄過一抹令人心寒的詭異神色,他搖了搖頭說:“沒有毒,隻有意識——操縱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