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高校信息化專業人才隊伍管理(2 / 3)

⑷基礎硬件服務類

基礎硬件服務類是指處理采購維護學校網絡硬件,保障學校網絡通暢的設備服務人員。

⑸對外宣傳及媒體製作服務類

對外宣傳及媒體製作服務類是指學校對某些宣傳會議,組織協調對外新聞發布以及製作維護這些媒體的人員,可以是校內人員,也可以是第三方合作的或是外包的資源。

2 高校信息化專業人才管理現狀

2.1 管理模式

⑴校內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用於學校獨立完成數字化校園建設和後期運營。具體來說,由學校自主組建團隊負責教學資源、軟硬件建設、教學教管、服務、一卡通項目、學校數字化圖書館等信息化項目的調研、設計、建設和後期維護,確保學校整體教學管理的平穩運行。這種模式在上海部分高校的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均有體現。這種模式對學校的綜合實力、資金規模和技術方麵要求比較高。

根據技術團隊的編製屬性又分為實體單位管理模式和虛擬團隊管理模式。

實體單位管理模式,是由學校正式設置的部門來負責項目建設管理工作;而虛擬團隊管理模式,則是由各部門根據實際項目建設實際需要組建的團隊,學校並未因此設立專門部門,團隊成員編製上也屬於其他部門,為了某一個主題的解決或項目的建設管理而組建。虛擬團隊管理模式在上海某高校和南京某高校也有典型應用。

⑵人力外包模式

現階段高校信息化建設項目大多采用項目外包的形式,即以合同方式委托信息技術供應商來幫助校方開發所需的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化項目。這種方式在高校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風險。

高校數字化校園人力外包模式帶來的優勢在於[3]:

①節約成本,獲得經濟效益;

②規避風險;

③帶來新技術新服務;

④促進學校管理方式的優化。

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的隱患[3]:

①選擇供應商失誤造成的隱患;

②高校過分依賴供應商的隱患;

③外包成本增加的潛在隱患;

④信息資源泄漏的隱患。

新技術層出不窮,信息技術供應商資質參差不齊,因此在外包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合同條款的約束和高校自身人員信息技術的提升,從而最大程度規避外包方式產生的風險,保證項目優質按時完成。

⑶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也是現在高校普遍采用的模式。數字化校園作為一個複雜的信息係統,它涉及到學校的各個部門及層麵,係統的設計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和先進的理念,其開發與應用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專業公司在這方麵具有一定的經驗,可以減少學校投入。

合作可以是係統的整體開發與實施,包括項目前期需求調研、立項論證與規劃、設計開發、應用實施和運行服務等各個階段均交由專業公司來完成,高校派駐技術人員負責校內協調,同時與專業公司項目開發人員一起進行開發實施。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專業公司負責為高校培養高素質的技術隊伍,這樣既能很好地解決高校後期係統的擴展問題,又能使高校與專業公司之間達到共贏。

校企合作目標在於: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充分利用信息化建設的社會力量;發揮公司的專業優勢、充分了解學校需求;綜合運用學校品牌、信息化建設資金、專職人員隊伍的創新思想,使得投入到學校信息化建設的力量得到有效放大。對於高校來說,需探索與企業之間長期夥伴合作關係,保證學校信息化工程的可持續發展;而對於企業來說,不僅得到項目初始建設經費,而且能從學校成功的信息化應用和服務中得到持續的回報。

校企合作模式是目前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的信息化建設模式,通過不斷的積極探索創新,希望能從信息服務的理念出發,為長遠的運營服務奠定基礎,同時,引導多家有誌於長期從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企業合作競爭,共同開拓高校信息化市場[4]。

2.2 存在問題

⑴信息化部門組織地位不高

在高校中,信息化管理體製多采用“信息化領導小組+信息中心”的模式。這種模式下,信息中心負責人應該承擔信息化規劃、組織協調和建設實施方麵的職責,以此來協調信息化資源最佳利用,從而達到信息化建設有重點地發展。而在目前情況下,由於信息中心多是直、附屬單位,這種性質決定了其組織地位和權責與開展工作非常不適應,其在組織內部決策影響力有限[5]。信息化建設容易受到外界的壓力幹擾而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