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母子感情的方法
荷爾蒙促進自然的感情
年輕的母親們在分娩後盡管非常疲倦,但她們的心情是振奮的,她對嬰兒產生偉大的母愛。但是,有些母親並未意識到她們對嬰兒有這種強烈感情。
其實母愛是荷爾蒙的一種反應。母親在產後腦部幾乎立刻就產生某種“催產素”或“催產激素”,這種荷爾蒙引起乳汁分泌,也能引起母性感情。對這種荷爾蒙,不同的婦女感情上的反應也有不同,所以有的母親對嬰兒的愛也可能會表現得遲鈍些。
母親對自己嬰兒的感情也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諸如實際的分娩情況、她本人對生育和嬰兒的期望等。因嬰兒的降生而出現感情巨大起伏的情況是常見的。即使產程很短暫,完全正常,但分娩畢竟是一件非常激動人心的痛苦大事,也是一件要盡職盡責的艱苦工作。
如果分娩不順利而產程很長,並且用了藥物,產婦可能太疲倦和麻木,以致無法對嬰兒產生母愛感情。她也可能對她的新生兒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例如,她認定嬰兒既是自己的親骨肉,應當一出生就長得同她和她的丈夫相似。但事實上,這種情況很少如願以償,這種認為雖然有科學的道理,但很難達到。
許多母親發現她們在嬰兒出生48或72小時內對嬰兒的愛逐漸增長。直至第3天隨著“母愛”荷爾蒙的出現,她們對新生兒感覺到一種明顯的愛。“母愛”荷爾蒙要過兩周才起作用,那也是比較正常的。
母子感情還需後天培養
母愛除了生理荷爾蒙促使產生一種自然的感情外,母子感情還需要後天培養。一般采取如下措施培養與增進母子感情。
母親和嬰兒的身體接觸,母親的聲音和身體的氣味,在嬰兒生活的頭幾天裏是十分重要的。在這段時間裏如果嬰兒和母親形成一種結合,並且能加以鼓勵的話,那麼這種結合就是牢不可破的,就會形成一種感情的紐帶。
看寶寶的眼睛
嬰兒出生後,母親應盡快開始和嬰兒的身體接觸。還有,眼睛接觸應在嬰兒出生後盡快進行。嬰兒的眼睛在聚焦之前是看不清東西的,但他卻能判斷形狀和輪廓。嬰兒在36小時之內就可以認識母親臉部的形狀和外貌了。一旦嬰兒發現母親的眼睛,他就會搜尋並注視著母親的雙眼。嬰兒出生後幾小時內就可以做出上述這些動作。
和嬰兒早期進行眼睛接觸的母親,並且堅持繼續做下去,特別是在哺乳時,麵對著嬰兒和深情地注視著嬰兒眼睛的母親,極可能是富有同情心和聰明的,他們大多能冷靜地通過邏輯討論來解決各種問題,而極少對她們的嬰兒采取體罰手段,這樣的母親都善良,都屬賢妻良母型。
多進行早期身體接觸
新生兒從頭幾天開始,母親就應該盡可能和嬰兒多接觸。所謂接觸,是指身體的接觸。譬如說用背帶背著嬰兒。新生嬰兒覺得與他母親身體的緊密接觸是十分安全的,她的身體柔軟而溫暖,氣味熟悉。當嬰兒把頭靠在媽媽的身體時,他會聽到他過去9個月在母腹裏曾經聽到的熟悉的心跳聲(心搏)。在這種環境裏,嬰兒覺得安全又舒服。對嬰兒來說,他在媽媽的身體上輕輕搖動比完全靜止地躺在床墊上要自然得多,特別是它好像能喚起嬰兒在母腹內柔軟而舒服的環境的回憶,會形成一些條件反射。
母親氣味的重要影響
母親身體的氣味是嬰兒和母親最初的一種聯係。嬰兒對母親身體發出的氣味十分敏感,並會作出天然的生物反應。每當母親走入嬰兒的睡房時他就會醒來,而當其他人甚至是父親進入他的睡房時他可以照睡不醒。這是因為嬰兒十分敏銳的嗅覺可聞到母親身上獨特的化學物質“外激素”,他醒過來是因為他立刻認出母親是他舒適、喜悅和食物的源泉,這是一種潛意識的反應。
必須注意聲音的傳導
新生兒非常喜歡柔和、輕鬆的聲音,不喜歡高聲的噪音。盡管嬰兒習慣母親的聲音,仍應以輕柔、溫和的聲音講話和唱歌。嬰兒對高音調的女聲反應比低聲調的男聲反應好些。對於嬰兒來說,母親的聲音活像一種治療。每當母親和嬰兒相處在一起時,應該跟他小聲談話、唱歌或低聲哼唱。幼小的嬰兒都十分喜愛童謠和簡單的歌,特別是有聲音的旋律和節奏的歌。較早會唱歌的兒童能夠很快地學會使用單詞。他們趨向於比其他兒童較早地會講話和閱讀,他們對聲音和語言表現得非常敏感。他們在這方麵也有天賦,是兒童成長成材的基礎。因此,母親必須注意嬰兒的聲音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