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成功都需要一個過程,哪怕這個過程隻需要一天,它也需要二十四個小時。孩子的成功也是如此。也許孩子不像某天才兒童那麼會投資,但孩子能寫出一篇好文章被某期刊采納;也許孩子不像鄰居孩子那樣,每年拿回多少錢,但是孩子工作也很努力,生活也很幸福;也許孩子不像別的孩子那樣光芒閃耀,但是孩子也能自食其力;也許孩子至今默默無聞,但請耐心等待他的綻放。因為,晚熟的孩子也會有成功的一天。
6.普通孩子也有非凡的未來
媽媽,我有什麼特殊才能呢
呱呱小時候上幼兒園,路上我們經常會遇到其他媽媽也送孩子。有一次,遇到一個媽媽。她問我:“你給孩子做測試題了嗎?”
我說:“做什麼測試題?”
那位媽媽說:“測孩子有哪方麵的才能啊。比如聽一段音樂,看孩子有沒有音樂的才能,做幾道題看看孩子有沒有作家的才能。”
我說:“沒測過。”
那位媽媽接著說:“測一測吧,挺有用的。知道孩子有哪些才能,咱們就好培養啊。要不然孩子什麼才能都沒有,那以後幹什麼呀。”
呱呱聽到了,好奇地問我:“媽媽,特殊才能是什麼呀?”
我看著呱呱好奇的眼神,說:“就是和別的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呱呱問:“媽媽,那我有什麼特殊才能呢?”
我笑著對呱呱說:“你說呢。”
呱呱說:“媽媽,我的眼睛和寧寧不一樣,鼻子也不一樣,還有,我比他的個子高呢。”
我說:“是啊,大家都不一樣嘛。”
就這樣,我給呱呱解釋了“特殊才能”的意思,而且在我眼裏,呱呱是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但我很明白,他很普通,既沒有莫紮特6歲就上演奏會的特殊才能,也沒有3歲背誦唐詩三百首的特殊才能。但我相信呱呱長大後不論做什麼,都會與眾不同。
和呱呱一個班的一個孩子,從小他爸爸就培養他下象棋,說孩子是周歲時就抓著象棋不放。這樣一來,爸爸媽媽就認為孩子肯定喜歡象棋,等到孩子剛剛學會說話,就天天和孩子下象棋,也報了象棋班。學了兩年多,可孩子對象棋越來越沒有興趣,動不動就在家裏扔棋子。爸爸媽媽不理解孩子當初的“特殊才能”跑到哪裏去了。
也有的媽媽羨慕地說:“別的孩子都有特殊才能,什麼5歲就能彈世界名曲,10歲就能寫長篇小說,像這樣有才能的孩子以後才有出息嘛。像咱這孩子,什麼才能都沒有,以後長大了還不知道幹什麼呢。”
我不相信這樣的話,也不相信在兩三歲時有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十幾年後就一定能成為音樂家、作家、科學家。我們承認,在幼兒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未來可能在某方麵有特殊的造詣,請注意,是可能。而在幼兒時期沒有顯示出特殊才能的孩子未必就沒有成功之日。
美國加尼福利亞匹特茲大學的羅伯特·阿爾伯特學者,用幾十年的時間對各種超能兒童的有關情況進行研究。最後他發現,天生就有某種特殊才能的孩子在嬰幼兒時期並沒有什麼特殊表現,直到青年時期或壯年時期的某種偶然機會(如在學校的實驗室或文藝會演的舞台上),他們的異常天賦才得以淋漓盡致地自我展露出來或被某位“伯樂”發現。這也符合英國教育中被人們信奉的那句經典名言:“每個孩子都有特殊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真的能夠超越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