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愛孩子要懂得適時放手(2)(1 / 3)

這位媽媽以自己的理由阻止孩子,她沒考慮到孩子也需要社交,需要和同齡人在一起。雖然是郊外、“野炊”、觀察植物,也許孩子觀察不出什麼,可是孩子的快樂在於和同齡人一起玩耍的過程中。同時,她也奪走了孩子一個鍛煉的機會。家長總是說孩子缺乏獨立照顧自己的機會,可是當機會來臨時,家長又以愛孩子的理由抓住孩子。這樣一來,孩子獨立的機會永遠也不可能有。

當麵對家長的“不放手”時,孩子要麼會順從,要麼會在心裏更加反抗。順從會讓孩子越來越沒有主見,而反抗隻會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這樣的結果,我想家長肯定不願意看到。

我所說的放手讓孩子去做事情並非一味讓家長什麼都不問,任憑孩子做冒險活動。“放手”是讓家長有一種心態和策略,在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去嚐試,讓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情。當他嚐試過了,也就知道他還會不會再去做。

2.以未來為名義的愛

屬於家長的美好藍圖

如果你是一位家長,我想問一個問題:“在擁有孩子時,是否為孩子設計過一個美好的未來?”

我說我有過這樣的念頭。我懷孩子時都在想,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

如果是男孩,就讓他做一名律師或者工程師,如果是女孩,就讓他做一名教師或者醫生。可事實上,呱呱漸漸長大,我對呱呱設計的藍圖不僅擱置了,而且越來越成為了我自己的藍圖了。

呱呱小時候會有很多想法,今天會說要做畫家,到第二天就會說當個公園的種花者,每天修葺花花草草。上小學後,讀到書中的解放軍英雄人物時,呱呱又告訴我要做一名英勇的解放軍戰士。我說:“怎麼不去做一名律師或者工程師呢?”

呱呱問我:“為什麼?”

我說:“這是媽媽很早想的,媽媽以前就想當個律師呢。”

呱呱看著我說:“那是媽媽想的,我要自己想一個。”

聽了呱呱堅定的話,我知道我的設計隻屬於我的,而不是呱呱所喜歡的。

我決定不再為呱呱設計遙遠的職業,也不再為呱呱設計遙遠的未來,讓他過好今天,他的明天自然會很好。

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會有不同的願望,對未來也會有不同的憧憬,而很多孩子的美好願望卻往往被家長設計好的藍圖而淹沒了,更讓孩子們感到無奈的是,家長們常常用設計好的未來來說服孩子,讓孩子們奔著這個藍圖去努力。我差點也成為這樣的設計者,我隻是一心想為孩子好,可是我忘記了,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有他的未來藍圖。

呱呱想了很多職業,想來想去,他覺得哪個都不是特別滿意,最後他問我:“媽媽,我長大了可不可以一天當廚師,一天當設計師,一天又當老板?”

看著呱呱好奇的眼神,我說:“當然可以,隻要具備這個能力,一天當兩個也可以。以後接觸的職業多了,你會發現還有你喜歡的職業呢。”

呱呱說:“世界上的職業太多了,就是一天做一個,一年也做不來。”

我說:“有的職業你看上去很喜歡,可未必你能做的來;有的職業你很喜歡,而且做事情的過程中感到很開心,很快樂,那就說明你不僅喜歡這個職業,而且適合做。到那個時候,你自然就會有自己的藍圖了。”

呱呱說:“媽媽,那我現在做什麼?”

我說:“你現在是個學生,做好學生該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呱呱說:“媽媽,你怎麼不對我有要求呢?曉傑的爸爸媽媽都為他設計好了,以後要他當經理的,現在就讓他學習很多當經理的課。”

怪不得呱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說:“曉傑喜歡就可以,你喜歡什麼,媽媽也會支持的。”

呱呱說:“曉傑才不喜歡呢,他說他以後要周遊世界,當個旅遊家。”

我說:“這個想法也挺好。”

呱呱說:“曉傑的爸爸媽媽每天帶著曉傑去參加什麼經理人會議,說要從小培養曉傑。曉傑現在在我們班裏就是一個大經理人,天天使喚大家。”

聽了呱呱對曾經好朋友的評價,我覺得呱呱也開始在改變對曉傑的看法。兩個很好的夥伴,突然變得陌生了。曉傑才剛剛開始步人學習階段,認識世界的階段,父母早已設計好他的未來藍圖,如果孩子長大了,不適合也不喜歡做父母期望的職業,那孩子還能來得及轉變嗎?

我看著呱呱對各種職業有所喜歡,但我都告訴呱呱,現在是學生階段,一個人隻有基礎知識紮實了,具備了基本能力,以後才能勝任喜歡的職業。

就這樣,我們不為呱呱設計未來藍圖,隻負責引導好他現在做學生的事情,我們不限製他的未來職業,隻是不想讓孩子在我們的框定的目標中行走,因為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而孩子的目標是他自己的,隻有讓孩子自己有了生活的目標,他的努力才有意義,他的生活也才精彩,他的內心也才會真正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