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會過自己的生活。為了讓他能獨自行走,我放開手;為了能讓他與人溝通流暢,我放開手;當孩子追求自己夢想的時候,我放開手,讓他高飛。這一切隻因我愛他。
1.孩子,你自己來
讓孩子自己盛飯吧
有一次,同事邀我們全家去她家做客,先生有事情,我就帶著呱呱去。
同事的孩子三歲半,呱呱那時已經五歲了。當我和呱呱到同事家時,發現他們全家人在吃飯。同事不好意思地說,孩子早上一直沒吃飯。
我和呱呱就在客廳裏看電視,不一會,同事過來對我不好意思地說,希望換個節目。原來我和呱呱在看《動物世界》,同事的孩子喜歡看動畫片。
我給呱呱說明情況後,我們把頻道換了過來。不到三分鍾,就聽到廚房裏,同事和老公哄孩子吃飯的聲音:“寶寶,媽媽再喂你一口,好不好?要不,爸爸吃一口,你也吃一口,來。…‘你看,爸爸吃得多香,你也吃一口吧。…‘讓爸爸給你一會買汽車去,好不好?”就這樣,我和呱呱在客廳足足等了一個小時,同事孩子的早飯還沒有吃完。
快到中午了,同事才不好意思地說:“我們家孩子太難伺候了,早飯拖到現在。”
我說:“孩子都三歲多了,一個人也可以吃飯了。”
“我們家孩子從小都是我喂飯,一天喂這孩子吃飯,我自己都累死了。”
同事無奈地說。
“那這也不是個辦法啊。”我說。
“能有什麼辦法啊,我每天就想著怎麼給他喂飯。”看著同事無奈的樣子,我說:“要不讓我試試?”
同事不放心地說:“快算了吧,這孩子從小就是我喂大的,一見到生人,估計一口都不吃了。”
坐在一旁的呱呱說:“阿姨,你讓弟弟自己盛飯,他肯定吃。”
我和同事聽了都笑了,呱呱說:“媽媽,你不是總是讓我自己盛飯嗎?”
同事說:“你這人也真是,不怕把孩子燙著?”
我說:“沒事,孩子知道呢。”
呱呱說得沒錯,他在三歲時已經能給自己盛飯了。呱呱看到我在盛飯,就站在旁邊看,我說:“呱呱,你來。”
呱呱模仿我盛飯的樣子,一手拿著碗,一手用小勺一點點地盛。呱呱說:
“媽媽,米飯冒煙呢。”
我說:“這是熱氣。是不是很熱?燙手吧。”
呱呱用手抓熱氣,卻抓不住,“媽媽,熱氣跑哪裏了?”
“你看看跑哪裏了呢?”
呱呱看了看,說:“跑到天上去了。”說著,看到我要端菜,呱呱也要端,我說:“呱呱拿自己的小碗來盛菜吧。”呱呱說著拿起小勺往自己的往裏盛菜,可是每次都是幾根,即使這樣,呱呱也很有收獲。慢慢地,呱呱會使用筷子。
每次呱呱在飯桌上會說:“媽媽,我想吃那個。”我說:“自己來夾菜吧。”看到自己會盛飯、會夾菜,呱呱的飯量也逐日增多。就這樣,呱呱吃飯不再需要我喂。
當然,在呱呱盛飯時,我在一旁看著他,不讓他被燙著。這樣幾次後,一到吃飯時候,呱呱就搶著給我和先生也盛飯。
我說:“呱呱,真棒。不僅自己會盛飯,還想著爸爸媽媽。”
呱呱也有失誤的時候,有時候會不小心把碗打碎,但我沒有責備他,而是拿著碗給他示範動作,這樣,才能做到端碗的時候,顧前顧後,更重要的是要保護好自己不被桌子碰到。
有一次,一位媽媽驕傲地說:“我從來沒讓孩子端過碗,洗過碗,讓他們把時間都放在學習上。”這位媽媽是用心良苦,可是試想,孩子終究要長大,終究要自己生存,即使以後請保姆用不著盛飯、洗碗,可是總應該讓孩子具備最基本的吃飯能力吧。
因此,我要告訴家長們,不要天天圍著孩子轉,等著哪天你年紀大了,孩子還是離不開你,那麼,你的教育就是失敗的,因為你沒有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人。家長疼愛孩子,可是因為愛而不舍得讓孩子動一動,不舍得讓孩子自己來做事情,這種愛是危險的,因為它給孩子埋下了一種隱患,這種隱患會影響他的性格,也會影響他未來生活,甚至影響孩子的孩子。
以前有個鄰居大媽,她從小疼愛兒子,平時和老公省吃儉用,把錢省下來都給孩子花,孩子想要什麼就給孩子買,孩子到二十歲了,她都給孩子洗腳。她說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不舍得讓孩子多動一下。可是當她兒子結婚後,兒媳婦家務活也不做,老太太看不下去就把兒子、兒媳婦的家務活全包了下來。老太太偶爾生病,幹不了活,兒子、兒媳婦卻說老太太不想幹了再裝病。這句話把老太太氣得真生病了。老太太不理解,一輩子把愛給了孩子,可孩子到頭來卻怪她年老多病。多少鄰居都指責大媽的兒子不孝,可大媽的兒子卻若無其事,毫不動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