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語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即使再小的惡事,孩子錯了,尤其是不尊重長輩的表現,我都會告訴呱呱。我不想讓呱呱從小就積累這些不好的小事。
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讓呱呱漸漸懂得隻有尊敬他人,你才能得到別人的尊敬。
那天給長輩們拜完年後,我對呱呱說:“長輩們都稱讚呱呱呢,不僅長得很帥,而且很有禮貌。”呱呱美滋滋地笑著。我說:“這麼帥的孩子,以後說話也一定要想著尊敬長輩,尊敬別人,對不對呢?”
呱呱很爽快地答應了。從對長輩的尊敬到對其他人的尊敬,呱呱慢慢地在心中形成了這個良好的概念。
有一次,我和呱呱在逛超市時,我們準備結賬,收銀員正好說有點急事先暫停一下,讓我和後麵的顧客到別的隊列排隊。我和呱呱聽了解釋後就拎著東西去別的櫃台結賬,這時,我後麵的一位男同誌大聲地說:“怎麼回事?排到這裏了不結了?你這什麼服務啊,把你們經理找來,我要投訴你。”
收銀員的小姑娘解釋了一句,那位男同誌就更扯著嗓子說:“懂不懂怎麼做生意啊?好不容易排到這了,懂不懂尊敬一下顧客?”
收銀員聽了這話有些生氣了,說:“怎麼不尊敬你了?”說著,生氣地走了。
其實,可以理解收銀員的辛苦,可能她真的有事情需要辦,我們互相尊重、諒解一下,也就沒有這些爭執了。而那位男同誌扔在沒完沒了地罵著。
周圍的顧客都搖搖頭,呱呱說:“叔叔,別罵了,那個阿姨去衛生間了。”這一句話讓那位男同誌臉紅了,隨口說:“小屁孩懂什麼?”
我對那位男同誌說:“請尊敬一下你自己吧。”說完,我和呱呱對那位男同誌的任何說話都不再回答。回來的路上,我告訴呱呱,每個人都有遇到的問題,我們要懂得尊敬他人,理解他人。呱呱點點頭。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事情發生,有的時候家長的一句話、一個動作也都在影響孩子,即使我們改變不了他人的言行,但首先從自己做起。因為隻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尊敬我們自己,孩子長大後才能得到的更多。
每年春節回老家,呱呱都要先問候長輩,然後再與兄弟姐妹們玩耍,他是長輩們眼中的好孩子,是哥哥眼裏的好弟弟,也是弟弟眼裏的好哥哥;在學校,呱呱尊敬每一位老師,即使不為他上課的老師,他看到了也會問聲“老師好!”與同學相處,呱呱永遠是大家的中心人物,因為他與每個同學都能和睦相處。在高中畢業時,呱呱同學送給呱呱最多的話就是:“呱呱是個大磁場。”我問:“為什麼叫大磁場?”呱呱笑著說:“好像說我和誰都能處得來吧。”。
我說:“呱呱的人緣不錯。”呱呱笑著說:“我持有人緣好的一大秘訣。”
原來,呱呱人緣好的秘訣就是我當年說的:“敬人一尺,別人敬你一丈。”正是因為懂得了尊敬的意義,呱呱在與人來往中,把焦點放在對方的優點上,處理問題時,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如此而來,他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想和他成為朋友的人也越來越多。
3.選擇中的思考與成長
孩子,你來選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選擇,比如同一天的比賽,同一個時間的約會,畢業後不同的工作,等等。麵對不同的選擇,我們經常不知道該怎麼辦,那孩子們呢。
和我同年大學畢業的一個同學和我在聊天時,言辭中流露出對當初選擇的後悔之意。當年大學畢業她完全可以留在省城工作,而她父母也為她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原來她父母幫她在當地縣城政府部門謀了一個職位。她父母所提供的選擇很有吸引力,不需要在省城辛苦地打拚就能活得悠然自在。麵對選擇,我同學不知道怎麼辦,每天問班裏的同學,大家的意見也不統一。臨近畢業之時,她接受了父母提供的選擇。十幾年過去了,她後悔了,她後悔當初聽父母的話,現在每天隻能打打麻將過日子,了無生活意義。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當麵前隻有一條路的時候,人們別無選擇,可是當麵前有好幾條路的時候,人們不知道該走哪一條。”選擇越多,人們的迷茫也越多。呱呱看到這句話時,他說:“選擇多了,未必是壞事,關鍵是自己要有主見,該選什麼,自己要清楚。”說完,很認真地填完高考誌願表。
這正是我所期望看到的——呱呱完全具備選擇前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