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學習本是一種樂趣(4)(1 / 3)

我說:“呱呱你還記得前幾天看得火箭模型嗎?火箭升空速度很快,可是如果在製造火箭時如果誰著急,匆匆忙忙而少了一個小小的零件,火箭都不可能升空。對不對?”

呱呱問:“火箭會不會直接從天上掉下來呢?”

我說:“這個要看哪個零件了。火箭的速度很快,你的行動每天也很快,媽媽叫你火箭手吧。”

呱呱笑了,問:“媽媽,你說我以後能不能去造火箭呢?”

我摸著呱呱的頭說:“誰都有可能啊,不過最要緊的是現在不能急急忙忙,丟三落四。”

呱呱點點頭。

我說:“那今天睡覺前把第二天上學用的都整理好吧。你自己來整理,媽媽等著看你的成果,好不好?”

呱呱說:“嗯,今天肯定能記住。”

晚上,呱呱把書包裏的東西全部攤在桌子上,然後一個個往裏裝,一邊整理一邊自言自語:“橡皮、鉛筆、語文書、寫字本……”我看著呱呱在整理,不去打擾他也不發表看法。不一會,呱呱問:“媽媽,我的學生卡呢?”

我說:“你自己找找。”

隻聽到呱呱“哎喲”一聲,我忙走過去一看,呱呱為了鑽到桌子下拿掉在地上的學生卡而碰到了頭。

呱呱一邊揉著頭,一邊無辜地說:“媽媽……”

我給呱呱揉了揉頭,說:“火箭手是不是又著急了呢。”

呱呱笑了笑說:“媽媽,火箭手保證以後不再碰到頭。”

我說:“火箭手不能碰到頭,也不能碰到其他地方,要不然你會疼的。”

人的性格與做事風格有時候很難改變,但是在犯錯後,總會有所經驗,有所收獲。呱呱在一次次的犯錯之後,他開始慢慢改變。

有的爸爸媽媽在看到孩子因為一件小事沒做好後,就大聲斥責。比如,有的孩子考試沒考好,媽媽就開始沒完沒了地說:“這道題這麼簡單都做錯了,你一天怎麼學的?”有的孩子因為匆忙沒有穿好衣服,有的媽媽生氣地說:“看看你這德行,衣服穿成這樣,我說了你幾百遍了,怎麼就是記不住?

你這腦子怎麼長的?”

人是人,不是神,所以,人總會有記不住的事情,也總會有缺點,爸爸媽媽在要求孩子做到完美的時候本身就是個誤導。當孩子犯小錯可以改變時,不要將小錯無限擴大,更不要時時都用一個錯誤教訓孩子。

做事像個探索家

有一次,我在超市裏看到一個三四歲的男孩在玩一個坦克模型,男孩好像很想知道這個玩具裏麵裝的是什麼,就拿起模型敲打地板。超市的售貨員看到了,就大喊一聲:“這是誰家的孩子?”男孩的媽媽急忙趕過來,拽著孩子就說:“你又在做什麼?就知道破壞東西,趕緊給我放下。”說著,那個媽媽拽走了孩子。孩子也許永遠都不知道,他隻是想知道那個到底是什麼而已,為什麼這些大人都這麼凶?

我在想,這個男孩以後還會不會對新鮮的事物產生好奇感呢?好奇是人的本性,也是我們人類探索世界的內在動因。居裏夫人曾說:“好奇心是學者的第一美德。”孩子從小失去了好奇心,沒有了內在動力,以後的學習哪有積極性與主動性?創造與探索又從何而來呢?

呱呱小時候,看到新奇的東西就想去觸摸,一歲多時總喜歡用牙咬一咬,到兩三歲時拿著玩具會一個人琢磨半天。

記得那回家裏剛裝上電話,呱呱也就兩歲吧,他一聽到電話鈴響就趕緊跑到電話機前,學著大人的樣子,拿起話筒說話,有時候拿反了,一個勁地“喂,喂”。聽不到聲音時,呱呱就著急地跑過來告訴我:“媽媽,電話壞了。我去修。”

說著就去找工具。我趕緊去看怎麼回事,結果發現電話機並沒有壞。

我說:“電話機沒有壞。”

呱呱拿著鉗子,說:“剛才沒聲音。”

我說:“咱們再試試吧。你找找王阿姨家的電話,自己來撥一下。”

呱呱放下鉗子,按照號碼撥過去:“媽媽,嘟嘟在響。”

“喂。”王阿姨在說話。

“媽媽,阿姨在說喂。”

“你也說話,告訴阿姨你是誰。”我對呱呱說。

呱呱也說:“喂。我是呱呱。”

呱呱聽到阿姨在說話,問我:“媽媽,阿姨在電話裏做什麼呢?”

我給呱呱說,稍等會,然後我和王阿姨說了會話,剛放下電話。呱呱就問:

“媽媽,電話裏能裝下我嗎?”

我笑著對呱呱說:“王阿姨家也有一個電話,我和阿姨用電話來說話的時候,聲音順著電話線就傳過來了。”我想如果把電話原理現在講給呱呱,有些複雜。

呱呱似乎還有不明白的地方,不過也沒有說什麼。我回廚房繼續做飯,等到飯好後,我叫呱呱來吃飯時,發現呱呱正坐在地上擺弄電話和電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