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學習本是一種樂趣(3)(3 / 3)

呱呱無奈地說:“隻想念我的床。媽媽我先躺會兒吧,一會吃飯。”

呱呱這種狀態我能料得到,因為一直以來他的作息時間很有規律,偶爾的熬夜打亂了他的生物鍾,他自熱會覺得沒有精神。呱呱說硬撐著把作業做完,湊了數目,但是錯誤很多。隻晚睡了一個多小時,第二天,整個人什麼事情都沒做好。

我對呱呱說:“如果確實因為時間緊,作業沒有做完,第二天給老師說明情況,補上來就可以。熬夜硬撐著做作業不僅沒有質量,而且還浪費了後麵的事情。”

呱呱說,他決定重新考慮一下時間安排,把做作業的時間也合理分配好,不再做事倍功半的事情。

有一次,在小區遇見呱呱同學小利的媽媽,這位媽媽看上去沒休息好。

我就問:“是不是單位工作很忙?”

“工作不忙。”這位媽媽看著我驚奇地問:“為什麼說我工作忙呢?”

“我看你好像沒休息好。”我說。

這位媽媽緊張地問我:“是不是黑眼圈出來了?”

我笑著說:“別太累了,晚上不要熬夜過了十一點啊。”

這位媽媽苦笑著說:“這不是陪著孩子做作業嗎?孩子做不完,我也沒心情睡覺。你家孩子做作業,你不盯著點啊。”

我搖搖頭。

“我們家孩子做作業一直就我陪著,一稍微不看著點,就不做了,就想著睡覺了。”

我問:“這樣陪著,能有效果嗎?”

她打著哈欠說:“那能怎麼辦呢,為了孩子好唄。你不陪,他不做作業,到時候學習成績上不去,不還是我們的麻煩嗎?”

“你孩子一般晚上做作業做到幾點?”我問。

“沒在十一點前睡過覺,每天看他做作業我都發愁,一道題能做半個小時。這孩子也不好好做,就在那磨蹭時間。”這位媽媽也很心疼孩子。

“這麼晚睡覺,第二天上課能學好嗎?”

“那有什麼辦法啊,作業拖著不做,到時候開家長會,我這臉也掛不住啊。”看來,作業成了大家都發愁的事情了。

我提了自己的建議:“我看老師布置的作業有時候也不是很多,讓孩子白天在學校做完,晚上早點休息。”

“老師布置的作業隻能讓他考試及格,他晚上做的都是我們請重點學校老師推薦的題。”原來孩子晚上熬夜做的是額外的作業。

“這能提高多少呢?”我問。

“這孩子成績不穩定,有時候分數高點,有時候也剛及格。我自己也納悶呢。”這位媽媽一會工夫已經哈欠連連了。連成人都如此困倦,那孩子連續上幾個小時的課又會怎樣呢。

晚上我問起呱呱小利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呱呱說,小利每天都無精打采的,每節課都打盹被老師點名了。我說,小利每天都熬夜做作業,他白天怎麼能有精神學習啊。

呱呱說:“老師作業也沒那麼多,下午自由時間多,大部分作業都能做完。”我說明了情況後,呱呱說:“怪不得小利說晚上巴不得在馬路上睡覺。”

像小利媽媽這樣做,出發的動機很好,可是讓孩子“刻苦熬夜”卻偏離了主題。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在學習上有所提高,可是任憑自己的理由為孩子安排多餘的功課,有時候起到的效果並不見得就好。所以,我還是主張,讓孩子自己來處理自己學習的事情,因為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更了解。

在我的眼裏,呱呱是個很平常的孩子,他和別的孩子一樣,喜歡玩遊戲,喜歡看科幻小說,有明顯的優點,也有明顯的缺點。對於呱呱的優點,我們不刻意稱讚或者誇大,對於呱呱的缺點,我們則是用另外的方式讓他慢慢轉變。

呱呱做事比較著急,也就是我們口頭上常說的性子急,有時候做事可以著急些,這樣可以在很短的時間把事情做完,但呱呱的性子急又讓他浪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呱呱剛上學時,我就讓他自己來整理書包,可呱呱有個習慣,每天做完作業後,把鉛筆、橡皮等文具和作業本直接放在桌子上,而不是整理好放在書包裏。等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呱呱又開始到處找這個找那個。擔心遲到,匆匆忙忙把書包背好,站在門口一直催促我快點。當我送他到學校門口時,呱呱找不到學生卡,隻好讓他班主任來接他。有時候,我剛到辦公室,呱呱班主任就給我打來電話說呱呱又拿語文課本了。呱呱班主任友好地告訴我以後要每天檢查一下孩子的書包。

晚上回來,呱呱就撅著嘴說,他今天又被老師點名了,更讓他惱火的是,數學的小測試他由於著急交卷而沒有寫名字。

看到呱呱這樣的表情,我知道他已經知道錯了,而我當然也有責任。可是我更想讓呱呱改掉這個缺點,而不是依賴爸爸媽媽每天的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