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看著媽媽,不忍心把花盆交給我。張老師這時和藹地說:“我們家聰聰真是個聽話的好孩子。”在辦公室裏,張老師不讓聰聰多說一句話,也不讓聰聰亂走動,否則,張老師就會厲聲地說:“你怎麼總是不聽話?”
聰聰確實是個聽話的孩子,媽媽說什麼他都順從。聰聰十二三歲了,每次和爸爸媽媽出門,總是小心翼翼地跟在爸爸媽媽後麵。見到熟人,張老師會教聰聰稱呼什麼,可聰聰的稱呼聲永遠讓對方聽不到。張老師這時總說:
“這孩子從小就這樣,太內向了。”接著張老師轉身對聰聰說:“聰聰,你要聽話,以後稱呼叔叔阿姨時,聲音大些。”聰聰發出很小的聲音回答。張老師經常對我說:“你說這孩子怎麼回事?以後怎麼辦?”我勸她,以後不要什麼事情都讓孩子聽大人的,有時候孩子也有主見。張老師則說:“那哪行啊,孩子這麼小,萬一跟壞人學壞怎麼辦?讓他聽我的,還不是為他以後著想。”
可是這種著想,除了讓孩子變得懦弱、膽怯,還有什麼呢?
偽裝成一個:聽話“的好孩子
爸爸媽媽要求孩子聽話,可是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聰聰那樣事事順從,他們在‘“聽話”的成長中,也學會了對抗。
呱呱上初中後,由於是換了學校,新結識了很多同學。周末的時候,呱呱請了附近小區的同學來家裏玩。我正好在家裏。呱呱建議大家在客廳裏玩,客廳比較大。有個同學看到我在家,就湊到呱呱耳邊小聲說話。隻聽呱呱笑著說:“沒事的。”呱呱為了打消同學們顧慮,對我說:“媽媽,我和同學們在客廳玩會。”我說:“你們玩吧。我也有事情要做呢。”
我知道孩子們在一起聊天不希望家長在,所以我回自己的房間裏做自己的事情。我告訴呱呱照顧好同學。我剛進屋,就聽到幾個同學對呱呱說:“咱們還是去小屋吧,小心咱們的聊天被你老媽聽到,以後會告訴老師的。”
呱呱笑著說:“沒關係的。我們玩我們的,我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呢。”
周六在家裏主要事情就是打掃房間,洗衣服。今天呱呱的同學來做客了,我的工作也就簡單了。一開始,我一打開房間門,歡歡笑笑的孩子們就不說了。呱呱看到了,就對同學們說:“沒關係的,隻管暢所欲言吧,我爸爸媽媽都很民主的。”同學們互相看著,表示有所懷疑。
我去洗衣服時,聽到有一個同學就說,每次他爸爸讓他聽話,聽爺爺奶奶的話,他都會偽裝成很聽話的樣子,故意裝作很虔誠的樣子,讓爸爸媽媽放心,他一定會好好學習的。隻聽呱呱笑著說:“直接給你爸媽說不就可以了嗎?偽裝誠實,多累啊。”那個同學說:“那就表明我的渾身要有很多處成腫塊。”有一個同學說:“你老人家可叫笨,我每次不僅偽裝,而且專門跑到我爺爺奶奶那裏。因為爺爺奶奶是我的尚方寶劍。爸爸媽媽讓我聽話,我就讓他們聽爺爺奶奶的話,反正爺爺奶奶聽我的話。”同學們一片笑聲,笑完之後,都表示很想快點長大,長得高高大大的,而且要比老爸老媽強壯。
晚上,呱呱的同學們走後,呱呱一邊幫我打掃,一邊對我說:“媽媽,我今天覺得自己真幸福。同學們一個比一個慘。這幾個同學在家裏什麼事情都要聽爸爸媽媽的。這麼大了,穿什麼顏色的襪子都要由媽媽決定。”我對呱呱說:“那可能是爸爸媽媽從小習慣這樣做了。”
呱呱很不理解地說:“都這麼大了,還要聽爸爸媽媽的,真是可悲。不過他們也都有自己的對策。”